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1087章 重活一世绝不跪着做人(第1页)

第1087章 重活一世绝不跪着做人(第1页)

他们了解的还是很片面的,大宝却知道,这个康主任,可不是一般人,甚至可以说是个最厉害的谋士

虽然他一直隐在幕后,但是几乎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有他的影子,包括一些大佬被揪出来,都是他亲自派人执行的。

如果惹到这个人,恐怕以后会后患无穷,但是如果就此向他们妥协,大宝也不会那么做,重活一世,再跪着做人的话,那还不如当初就在河里淹死,总好过当狗。

大宝让行政处的公安把李娜和张涛从自己车上架下来,李娜已经苏醒,。。。。。。

大宝坐在电脑前,手指停在键盘上许久,迟迟没有敲下回车。窗外的风裹着槐花香气吹进来,把桌角一叠刚打印出来的资料掀得哗啦作响。他低头看去,是最新一批上传至SWQ平台的口述史文本,其中一封来自河南信阳的邮件让他心头一紧。

“我叫刘长根,今年八十二了。1959年冬,我在村头埋过七具尸体。他们是我爹、娘、弟弟、妹妹,还有三个邻家孩子。那天雪太大,抬不动棺材,只能用草席裹了,挖个浅坑盖上土。第二天早上,狗刨开了……”

文字到这里戛然而止,后面附了一张手绘的地图,标着“李家湾以南十八里,老杨树坡”。

大宝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苏婉清日记里的一句话:“死不是最可怕的,遗忘才是。”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那本《民间记忆辑要》第二卷??上个月刚刚增印。封底贴着一张二维码,扫码后可进入“蜂巢系统”的加密通道。自从公开信发布以来,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百万,每日新增数据量翻了五倍不止。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地方志办公室和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开始私下联系团队,愿意提供未公开的内部记录作为交叉验证。

林小满推门进来时,正看见他在整理硬盘。“成都那边来了消息,”她说,声音有些发颤,“张晓梅老师想办一场巡回讲座,主题是‘母亲那一辈人的冬天’。她已经联系了几所中学和社区中心。”

大宝点点头:“让她讲。我们配合做直播,录下来放进‘声音接力’模块。”

“可……有人反对。”林小满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个匿名批条,说这类活动‘情绪导向过强,可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有人举报我们的校园宣讲是在‘煽动对立’。”

大宝冷笑一声:“煽动?我们只是让人听见真实的声音。如果连讲述饥饿都成了煽动,那沉默就是共谋。”

话音未落,电脑突然弹出警报窗口:【SWQ-FIN-001账本触发异常访问请求!】

技术团队立刻介入追踪,发现有人试图通过境外代理服务器下载整份财务原始数据,并使用高级解密工具破解哈希校验。IP地址跳转频繁,最终定位在东南亚某国的数据中转站。

“不是普通黑客。”陈岩视频接入会议室,脸色凝重,“这是专业级情报手段。对方不仅知道账本存在,还清楚它的编号规则和存储路径??说明内部有信息泄露。”

大宝盯着屏幕上的日志记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攻击发生的时间,恰好与某位退休干部参加公开座谈会的发言时段重合。那人曾在六十年代担任西南地区粮食调配副组长,近年多次撰文强调“三年困难时期总体可控”。

“查一下他最近三个月的行程和通讯记录。”大宝低声说,“特别是和境外机构的接触。”

没人应声。他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深挖下去,牵扯的将不再是历史真相的问题,而是现实权力结构中的暗流涌动。

但大宝没有退缩。当晚,他在平台上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时空信箱】。用户可以写下给过去亲人的信,系统会自动匹配相关年代、地域的历史背景音效(如广播播报、雨声、炊烟飘散的村落环境),生成一段沉浸式音频。第一小时内,就有三千多人提交信件。

一位山东网友写道:“爷爷,你说你吃过观音土,拉不出屎来疼得在地上打滚。我现在顿顿有馒头,可我总梦见你在灶台边啃树皮的样子。我想告诉你,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只是……太晚才知道。”

这些信件被匿名汇编成电子书《未寄出的家书》,悄然流入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

与此同时,甘肃定西气象站遗址的调查仍在继续。考古志愿者在地下室深处发现了另一层夹墙,撬开后找到一只密封铁盒。里面是一卷胶片和三页残缺笔记。

胶片经修复后播放,画面晃动模糊,却清晰可见一群村民围坐在土坪上,每人面前摆着一小撮黑灰色粉末。画外音是苏婉清低沉的声音:“这是第十三次试烧观音土样本。成分分析显示含大量铝硅酸盐,几乎无营养,长期食用会导致肠梗阻……但人们别无选择。”

笔记则记录了她最后一次外出调查的经历:1960年4月,她在川甘交界处一个名叫“青?坡”的村子停留半月,亲眼目睹全村仅剩九人存活,最小的孩子六岁,靠喝米汤袋泡水维生。临走前,一位老人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要活出去,替我们说一句公道话。”

“她说过的话,我们不能再忘。”大宝喃喃重复着这句话,把胶片编号为SWQ-IMG-089,同步上传至所有离线节点。

几天后,一位自称曾参与当年地方宣传工作的老编辑主动找上门。他带来一本私人日记复印件,里面提到1960年夏季,上级曾下令销毁一批“负面影像资料”,其中包括苏婉清拍摄的部分照片和纪录片母带。“我当时偷偷藏下了几张底片,”老人颤抖着递出一个信封,“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

底片冲洗出来后,画面令人窒息:一个母亲抱着死去婴儿坐在门槛上,眼神空洞;一群孩子蹲在野地里抠食泥土;一所小学教室里,课桌拼成灵堂,上面躺着一名瘦成骨架的学生……

大宝决定将这批影像首次公开展示,地点选在南锣鼓巷记忆驿站二楼展厅。展览命名为《看得见的痛》。

开展当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门口放着一束白菊,花瓣上沾着露水,没有署名。而就在布展过程中,电力系统突发故障,监控录像显示一名陌生男子曾在夜间潜入配电间,但并未破坏设备,只在电箱内留下一张纸条:“我也记得那个冬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