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1084章 准备杀人毁尸灭迹(第1页)

第1084章 准备杀人毁尸灭迹(第1页)

白鹭豹在空中,也是一个俯冲,掠进了紫禁城内。

紫禁城这一段时间是戒备森严,元月二日,紫禁城博物院发现丢失古画两张,古玩四个,元月六日,公安已经在紫禁城开始巡逻,结果当晚又发生盗窃案,

竟然又丢失了古董花瓶四个,满清皇帝用的镇低两个,一时间,关于大盗燕子李三复活的谣言充斥了整个京城,

有的说李三没有死,是受了重伤,现在伤好了,又重操旧业。

还有的说是燕子李三的徒弟,以前没有师父的功夫好,经过这么多年。。。。。。

雨停了,槐树梢头滴着水珠,一粒粒砸在青石板上,像时间的秒针走动。大宝坐在院中木凳上,手里攥着那张写着经纬度的小纸片,指节微微发白。108。34°E,30。17°N??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深处,曾是1958年国家地质勘探第七分队的临时驻地。那里不通公路,地图上连个红点都没有,只有密林、溶洞与断崖。

他没再叫人开会,也没启动任何技术组。这次,他只想一个人去。

三天后,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驮着他和一只帆布包,颠簸在武隆山脚下的土路上。包里只装了几件换洗衣物、一把小铲子、半瓶水,还有苏婉清那枚特字第17号邮票的复制品。他把它夹在一本《地理志》里,书页间还夹着从南溪县带回来的梅花拓片。

山路越走越窄,手机信号早已断绝。傍晚时分,他在一处苗寨借宿。寨子里的老支书听说他是来找“老勘探队”的,眼神忽然变了。“那个女同志……穿蓝布衫,背相机,话不多?”老人用烟斗敲了敲鞋底,“她来过。就在反右之后,说是来‘补充地质数据’,其实天天往山沟里跑,拍照片,记笔记。”

“她去了哪里?”

“梅岭。”老人吐出一口烟雾,“不是云南那个,是我们这儿的‘小梅岭’。冬天不开花,但她每年都去。最后一次是1960年初春,之后就再没人见过她。”

大宝心头一震。又是梅岭,又是梅花。

次日天未亮,他便独自进山。按照坐标定位,目标区域位于一片原始林区边缘,四周被陡峭石灰岩包围,中间凹陷成碗状盆地。GPS早已失灵,他只能靠指南针和地形图一步步推进。荆棘划破裤腿,蚂蟥爬上小腿,他浑然不觉。

正午时分,他在一处塌陷的岩缝前停下。裂缝口长满野藤,拨开一看,竟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斜井,石阶向下延伸,已被碎石半掩。井壁上刻着模糊符号:一个圆圈内嵌五角星,下方写着“X7-093”。

正是西南勘探队第七分队的标志。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头灯,缓步下行。空气潮湿阴冷,脚步声在洞中回荡如耳语。约莫走了百米,前方出现一道铁门,锈迹斑斑,门锁已被人撬过,歪斜挂在铰链上。

推门而入,是一间约二十平米的地下储藏室。四壁整齐排列着木架,多数已腐朽倒塌,唯有角落一张铁桌尚存。桌上放着一个密封陶罐,外裹蜡封,罐身贴着标签:“SWQ?样本归档?严禁开启”。

大宝的手抖了一下。

他小心翼翼将陶罐捧起,置于地面。用小刀轻轻刮去蜡层,启开盖子。里面没有胶卷,也没有日记,只有一叠泛黄的植物标本纸,每一张都压着不同的野花干叶,旁边用工整小楷标注采集日期、地点与一段简短记录。

第一张:**1958。04。12,李庄镇北坡,紫云英**

>“今日见孩童以草根充饥,采此花煮汤,味涩但可活命。记之,备将来查证。”

第二张:**1959。03。05,武隆小梅岭,野菊**

>“粮库报表称‘丰收在望’,实则田地荒芜。干部说‘困难是暂时的’,可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跪了三天,无人开门。”

第三张:**1959。12。28,同地,腊梅**

>“梅花开了。不是春天,是寒冬。它不该开,但它开了。就像有些人,不该说话,却仍要说。”

最后一张,是一朵几乎完全褪色的白色小花,形似梅花,却又不同。标签上写着:**1960。02。14,此处,无名花**

>“我把它们都留下了。

>不是证据,是种子。

>若有一天土地重新松软,愿这些名字能再长出来。

>??婉清”

大宝跪在地上,眼泪无声滑落。

这不是档案,不是影像,也不是控诉。这是一个人用最温柔的方式,把苦难种进了大地。

他轻轻抚过那些干枯的花瓣,仿佛触到了六十年前那只执笔的手。她不是只拍下黑暗,她还想让未来开出花来。

当晚,他在洞外搭起简易帐篷,守着陶罐过夜。夜里雷声滚滚,暴雨再次袭来。闪电劈开天幕的一瞬,他忽然注意到洞口上方岩壁有异样??一道极细的裂痕呈放射状展开,像是人为爆破留下的痕迹。

第二天清晨,他顺着裂痕仔细勘察,终于在左侧岩壁发现一处隐蔽凹槽。伸手探入,摸到一块金属牌。取出一看,竟是半枚勘探队员徽章,断裂处整齐,应为利器切割所致。正面刻着“X7”,背面编号“093”,而原本应刻姓名的位置,被人用锉刀磨平,只留下浅浅凹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