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我在万历修起居注笔趣阁 > 第0310章 沈念VS赵锦人亡政息还是薪火相传(第1页)

第0310章 沈念VS赵锦人亡政息还是薪火相传(第1页)

官场之中,宜脸皮厚。

沈念在南京吏部尚书赵锦的门前等了不到半刻钟,便被请入前厅。

还不待赵锦开口。

沈念便率先道:“赵部堂,无须准备酒菜,麻烦府内厨子为我们三人各下一碗清汤面即可。”。。。

马蹄声碎,晨光初裂。沈念一行十二骑出德胜门,沿官道南下,朔风卷起尘沙扑面,如刀割肤。沿途村落萧条,枯树断垣间偶见饥民拾穗于野,孩童面黄肌瘦,蜷缩柴垛之下。骆思恭低声叹道:“江北尚且如此,江南富庶之地,却藏污纳垢,岂非天理难容?”沈念不语,只将《起居注》木匣紧了紧,目光沉如寒潭。

行至山东境内,天降小雪,道路泥泞。夜宿滕县驿馆,地方官闻讯迎候,奉茶献食,言辞恭敬中透着试探。沈念未多言,仅问近来赋税征收情形。知县支吾良久,方道:“苏松一带绸缎商贾常以‘代缴’为名,包揽数乡钱粮,实则从中渔利,百姓苦之久矣。”又云:“有豪族勾结里正,虚报田亩,一顷报三亩,差额尽入私囊。”沈念听罢,命随行书吏录其言,加盖印信,封入锦囊。

次日启程前,忽有一老农叩马哭诉,称家中二十亩良田被乡绅强占,状告无门。沈念令骆思恭取证笔录,亲书手令交予县衙:“限三日内查实归还,否则以渎职论处。”临行时,老农伏地叩首,泪洒冻土。沈念回首望之,心中默念:此非私恩,乃立信之初。

越往南行,气候渐暖,水网纵横,绿意初萌。然繁华表象之下,暗流汹涌。腊月初八,抵扬州城外。运河上舟楫如织,盐船林立,旗号纷杂。骆思恭遣细作探查,得报:数日前,一艘福建籍海船悄然靠岸,卸货百箱,皆标“药材”,然守卫森严,夜间搬运,不经税关。更诡异者,船上人员皆操闽语,却不留籍贯文书,形迹可疑。

当夜,沈念召骆思恭密议于舟中。“此非寻常走私。”他展开地图,指尖点向杭州,“沈氏族老藏身灵隐寺,而此处盐货运往苏杭方向,必有关联。若我所料不错,他们正借海运之便,绕开朝廷榷场,私贩海外奇货,再以‘香火捐’‘寺庙修缮’之名洗白钱财,进而资助抗政势力。”

骆思恭皱眉:“可有证据?贸然搜查,恐激起民变。”

沈念冷笑:“不必搜船。我们等他们自己送上门。”

翌日,沈念以清查使身份拜会扬州府尹,公开宣读圣旨,张贴榜文,宣布即日起彻查历年隐田漏税案,并设立“举报案台”,凡揭发豪强欺压百姓、瞒报赋税者,不论身份,一律庇护,赏银十两。三日内,投书如雪片飞来,其中一封匿名信尤为关键:提及一名唤作“徐九爷”的绸商,常年与杭州沈氏往来,每月派心腹携金北上,贿赂漕运官吏,保其货物畅通无阻。

沈念立即下令追查徐九爷行踪。第三日黄昏,细作回报:徐某已于昨夜乘快船赴杭,随行带有密函一封,据说是写给灵隐寺住持的。

“走!”沈念当机立断,“轻骑追击,不得惊动地方。”

七人换装商旅,连夜渡江,沿钱塘江逆流而上。腊月十三,终在嘉兴石门镇截获徐九爷座船。搜身之际,果从其贴身夹袄中取出蜡封密信。拆开一看,字迹潦草却内容惊人:

>“……沈公已联络南京守备太监高某,许以万金助其子科举通路;又说动徽州盐商联盟拒缴新税,共推‘江南自治’之议。今岁春耕前,务必筹足三十万两现银,用于收买巡抚衙门幕僚及兵备道武官。若事成,则朝廷条鞭法自行瓦解,东南仍归士绅共治……”

沈念看完,面色铁青。骆思恭低声道:“大人,这已非财税之弊,而是谋逆之兆!”

“不错。”沈念缓缓合信,“但他们忘了??越是自以为隐蔽,越容易在细节处露破绽。这一封信,便是他们的催命符。”

遂命人将徐九爷押回扬州,另派两名锦衣卫携密信原件星夜返京,直呈内阁并附奏疏,请万历帝速调可信官员接管南京兵备,以防内乱。

腊月二十,沈念抵杭州。城中气氛异样,街市虽喧,然士绅宅第门户紧闭,仆役巡逻严密。灵隐寺外香客稀少,反倒有数辆青帷马车频繁出入后山小径。沈念未打草惊蛇,先入住西湖畔一处僻静别院,自称“南游文士”,闭门谢客。

次日清晨,他乔装道士,携香入寺。大雄宝殿焚香礼佛之际,悄然观察四周。果然发现几名僧人交接物件时神色紧张,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红绳,系着一枚铜牌??正是张家湾盐案中失踪的户部库银标记!

午后,沈念召来杭州府推官,不动声色问道:“贵府可有登记各地寺庙接受捐赠之账册?”

推官一愣:“此等事务向由礼房掌管,然多为口头记录,鲜少成册。”

“那就从今日开始。”沈念取出圣旨副本,“本官令你即刻设立‘寺院捐资备案局’,凡千钱以上捐赠,须登记donor姓名、来源、用途,并加盖官印。违者,以匿税同罪论处。”

推官额汗涔涔,连声称是。

三日后,第一份备案送来。沈念翻阅之间,赫然见一页记载:“腊月初五,松江沈氏族老沈元昭捐银五千两,用于重修观音阁,附带绸缎三百匹。”落款为住持亲笔,用印清晰。

“找到了。”沈念轻声道。

当夜,骆思恭率四名精锐潜入灵隐寺后山,在一处偏殿夹墙内挖出地道入口。深入十余丈,竟通至山腹一间密室。室内堆满麻袋,打开一看,全是崭新制钱与银锭,部分铸有“万历三年户部监造”字样,分明是从国库流失之物!

更令人震惊的是,墙上悬挂一幅舆图,标注了浙江七府三十四县的田产分布,重点圈出那些尚未完成丈量的区域,并以朱笔批注:“暂缓清查”“贿某官可免”“宜煽民乱以阻之”。图侧还列有一串名单,皆为地方要员,旁注贿赂金额与承诺事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