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这样的默契,让她心里很受鼓舞。
李博按分镜文学思维,略作一番思考。
安茜是人物a,他刚才扮演的是人物b。
人物a在哭,感到恐惧,情绪为负100。
人物b因哭而烦躁,大吼一声,情绪为正100。
第一个镜头给a递进,在缓缓推镜渲染这份低落的负面情绪时,电视机前的观眾情绪也会隨之低落,沉浸在营造出来的低沉氛围中。
第一个镜头推进到特写,是一张哭得梨带雨的脸,如果女演员漂亮,那观眾的情绪会进而心疼。
就在这时,一声大喝!
女演员的镜头不见,瞬间切换至暴怒男人的特写。
如此一来,观眾负100的情绪,立马变成正100,没有任何过度,从而完成两个分镜正负间的极致情绪瞬间切换与碰撞。
目的很明確,用两个分镜作为一个组合镜头,几秒之內就让观眾感观很强烈地看懂两个人物的性格,並加深人物印象。
“明白了。”李博缓缓点头,“就像我刚说的,演员都请新人,表演水平肯定不足,人物特性就难以突显,这就非常需要在分镜头上下功夫,利用分镜头辅助演员塑造人物。”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安茜说道,“因为我们这部剧场景少,或许连续几集都在一个场景里,这就无法利用转场的期待感吸引人,就要多多利用镜头做情绪分镜,让观眾的感观起伏不定,才能吸引观眾一直看下去。”
她补充道,“情绪分镜不止对人,也可以利用道具来做构思。”
杨文斌道:“其实,安导的这个情绪分镜思路体现出的风格,一定程度上跟华製片想要的影视风格一致,都是讲究通过一个两个简单的镜头,就要体现出大的反差效果。”
安茜微笑,看著华逸尘道,“挺有默契,击个掌。”
华逸尘看她抬起手来,很配合地跟她击了个掌。
杨文斌和李博觉得有趣,到底还是年轻好,就是这么有青春活力。
“安导,冒昧问一问,你今年芳龄?”。
“18。”
两位老师哑然,一个18,一个大学毕业应该才22,看起来应该是情侣创业,想来家里头应该都有一定资產在支持,且两个年轻人的专业度上也都在线。
这看起来就挺美好的,果如这间工作室的名字“青葱岁月”,眼前这对创业情侣还真是恰如其分地应了这个词汇。
“影视风格,镜头风格,我们都有了思路,那我们实操验验货?”
“可以,二位明天来实操。”
很多编剧都有自己固有的一套艺术思想,即便是能够理解剧组想要的东西,往往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写著写著就不按製片组的要求来了,变成了自己的那套东西。
在正式確立合作前,这就需要编剧进行实操。
实操,也就是试稿。
试稿並不是只有编剧在写,製片人或导演也要在场沟通,或使用摄影机实操出镜头,辅助编剧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
一般来说,编剧和製片组真能达成共识的话,四五稿之內就能过。
如果四五稿都不过,那製片组就得换其他编剧来尝试创作,免得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