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很懂事:“娘,那我不要了,我们走吧!”
沈言闻言,便介绍道:“这炸鸡块和鸡米花是称重的,可以少买点,还有这小块的鸡排和猪排,有八文一块和三文一块的!”
母亲这下笑了:“行,要一块这个小的鸡排,这是三文钱!”
摆摊卖猪排的时候,沈言就发现了,许多人想买,但是觉得太贵,因此他这次开铺子,便准备了小的猪排和鸡排,三两文一块,让很多人都可以买得起。
今日来卖,他发现这小块的,最受小孩子欢迎,许多县里的小孩,自己出来玩耍,家里人会给上几文钱,刚好能买起这吃食。
因此,即使看着便宜,今日也卖了不少,挣了不少钱。
寒食这可能报复性消费吧
“言哥,鸡排只剩几个了,不够卖了!”
“你看铺子,我马上去买些食材,回来做鸡排!你有没要带回家的东西,我给你捎点?”
见星哥儿摇头说没有,沈言背上背篓,去另一条街上买鸡胸肉。今日鸡排准备的其实不少,只是作为刚推出的新品,许多人都想尝尝鲜,卖的很快。
现在有铺子就是这点好处,随时都能去买食材回来。
将东西买回来后,沈言便到隔间去处理鸡排,没一会儿,就做好了鸡排。
申时过半,街上的人也不多了,两人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现在东西都能放在铺子里,两人每日来回只需要带上每日挣得的银钱,不需要魏行几人接送。
将银钱放入背篓,再铺一层稻草,两人便锁上门到县城门口坐上牛叔的牛车回去。
与过年时碰上的那酸唧唧的妇人不同,现在村里许多人知道两人在县里做生意,并且似乎很挣钱,对他们的态度都很好。
即使做牛车碰到人,基本上见了他们都是笑呵呵的。
沈言回到家,放下沉重的背篓,揉了揉被勒疼的肩膀。
背篓里面放的都是铜板,只是从村口走回家这一会儿,沈言就差点背不动了。
即使这样,他这一路上也是高兴的,这都是金钱的重量!
以后得去钱庄把铜板换成碎银,这样带起来方便。沈言想着。
每天只留一点铜板就行,去炸货铺子的,都是付的铜板,找零的很少。
沈言气刚喘匀,就看到魏行背着一个很大的竹筐回来了,见他回来便问:“今天卖炸货顺利吗?”
“顺利,卖的特别好,我和星哥儿基本上一天都没停。虽说成本高了,但比以前摆摊赚的更多。就说我准备的那些便宜的东西,卖的是最多的,别看一个三两文,加起来可不少。”
说着,沈言看到了魏行取下的竹筐,是慢慢一竹筐竹笋:“你去拔竹笋了!这些竹笋好嫩啊!”
“嗯,现在竹笋是最好吃的,就去拔了一些!”
“刚好我买了猪排,今天吃竹笋炖排骨,再炒一个豆芽。”
沈言拿出稻草下的猪排,这是他今日买鸡胸肉的时候顺便一起买的。
“好,我明日再去多拔点竹笋,吃不完的做成笋干,冬天炖肉吃。”魏行道。
晚饭是两个人一起做的,魏行剁排骨、剥竹笋,沈言把竹笋焯水,做竹笋炖排骨。
竹笋的清香混合着排骨的肉香,吃起来十分好吃,沈言和魏行都吃撑了。
魏行收拾碗筷的工夫,沈言先去洗澡。热水是煮饭后在煮饭的锅中烧的,现在刚好烧好。
魏行洗完碗筷,去给沈言搓后背。这已经是他们最近的习惯了。
因为天气冷,洗澡的次数便有所减少,沈言每次洗澡都要浑身搓一遍才觉得舒服。但是后背这地方,他自己够不到,每次都让魏行给他搓。
刚开始,魏行每次看到都脸红,可把沈言乐得不行。
魏行刚进屋,就看到沈言肩头的红痕,一下子便知道,这是背篓的带子勒的。他将那背篓铜板拿回屋的时候就感受到,那铜板不轻。
魏行心疼的不行,平日里,从来没让沈言背过这么重的东西,他根本就受不住。
魏行轻轻触碰沈言肩头的红痕:“言言,疼不疼?要不以后我去接你吧,好歹帮你背一背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