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历史类直播 > 第614章(第2页)

第614章(第2页)

崇祯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再次陷入了颓丧中……

【“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在明朝经历粮食危机的同一时期,欧洲人正在进行疯狂的猎巫行动,日本战国也爆发了大量民变……】

【据记载,明朝末年,整个中国的冬天都奇冷无比,就连广东都在狂降暴雪,江南地区也会有河流结冰,夏天又有大旱和洪涝相伴,异常天气带来的灾荒如同“天罚”一般,摧毁了明王朝的统治!】

评论区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陕西等地更是长达八年大旱,导致土地荒芜,粮食减产。”

“崇祯三年,山东等地发生大水灾,但随后又转为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崇祯十年至十三年,河南等地连年旱灾,导致“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明朝皇帝:“快快都记录下来!”

崇祯皇帝:“定要一字不漏!”

“崇祯五年,大雨倾盆,八月又雨,冲损庆陵,九月顺天二十七县淫雨害稼。”

“崇祯七年,邛、眉诸州县大水,坏城垣、田舍、人畜无算。崇祯十三年,浙江大水,造成巨大损失。”

……

马皇后惊呼:“崇祯元年,京师地震。崇祯三年,南京地震。崇祯四年,临洮、巩昌地震,坏庐舍,损民畜。”

徐皇后蹙眉:“崇祯九年至十六年间,秦州等地多次发生地震,甚至有两座山因为地震合在一起,山脚下的百姓就这样消失在天地间……”

张居正:“还有蝗灾!”

申时行:“蝗虫大量繁殖定会啃食庄稼,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崇祯七年,河南等地发生蝗灾,导致民大饥。崇祯十一年,飞蝗蔽天,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于谦:“怎么还有!”

“崇祯元年,杭、嘉、绍三府海啸,破坏民居数万间,溺死数万人。”

“崇祯八年,河南临县大冰雹三日,累积的冰雹多达二尺深,它们大如鹅卵,砸伤庄稼。”

朱元璋:“崇祯十三年江南遭大水,十四年旱蝗并行,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性大疫。”

朱标:“如此多的天灾,需要朝廷积极赈灾,否则地方秩序就会崩溃,到那时盗匪与流民并起,民变定会不断爆发!”

朱棣:“可是,明朝末年还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吗?”

【因气温骤降,明朝的农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农作物产量下降,引发了严重的饥荒!】

【大灾之后便是大疫!一场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最先在山西爆发!】

李时珍:“鼠疫?”

徐光启:“水旱灾——饥荒——瘟疫,这便是恶性循环!”

【这场瘟疫开始的原因由来已久!】

【明朝与蒙古边境之间常有变乱,许多汉人逃往蒙古草原,大面积的牧场被开垦为农田,大片牧场被战火焚烧,改变了牧场的生态环境。原本生活在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间被压缩,人与鼠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明朝末年恰又是旱灾频发的年代,寒冷的天气延续了明末的干旱,粮食减产导致大规模的流民出现,战乱与灾荒又带来大量的尸体,人与动物的尸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滋生细菌,瘟疫也在其中日益猖獗!】

【崇祯六年,鼠疫最先出现在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

【同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量死亡。“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

【一旦人感染上这种瘟疫,就会急性发病,症状多为剧烈的头痛、呕吐、呼吸急促,严重的会意识不清,剧烈胸痛、咳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有些人还会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

李时珍:“原来是疙瘩瘟!这可是绝症啊!”

【这种瘟疫发病时间快且致死率非常高。】

【由于瘟疫的肆虐,大量士兵因此死亡,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在瘟疫爆发前,明朝驻守京师的军队有10万人,但瘟疫过后,仅剩下5万多人,其中不乏老弱病残。这样的军队在面对农民起义军和清军时,自然难以抵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