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镜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笑容,看向他,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使不得?”
少年咽了口口水,答道,“上回我按您的意思去吴家撺唆他去救人,别看那位爷外表一副文质彬彬温温柔柔的模样,手可黑着呢,我差点被他按在地上掐得断气儿了。”说到这儿,黎簇还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黑眼镜哈哈大笑了起来,“那我可真没想到,不过人家到底是吴家当家的,手不硬点儿,可得被手底下的人拆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那位爷精得很,这会子再去恐怕骗不过他了。”
黑眼镜收起枪,敛了敛笑,挑起车帘看了一眼车外的风景,悠悠道,“谁告诉你,我们是去见吴邪的。”
黎簇大惊,一时间转不过弯儿来,“您冒这么大风险从新京溜出来,要是让日本人知道恐怕新京又要天翻地覆了。敢情这临安城里除了小三爷,您还有别的认识的人?”
黑眼镜转向他,可是由于镜片遮挡的关系,黎簇看不到他的神色。只听黑眼镜说道,“爷自有非来不可的道理,这次是受人之托,这会子咱可不是对付小三爷,而是要保护他。这次干系重大,就算是我额娘躺床上只剩一口气了,我也得来。”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三枚蛇眉铜鱼,见黎簇眼都直了,嘿嘿一笑,“这仅仅只是报酬之一,事成之后,爷得了好处不会忘了你小子的。”说完这几句之后,他便不再多搭理黎簇,自个儿看窗外沿途的景色了。
也不知道,那吴小三爷和哑巴张处得怎么样了?他想到这儿,不由得微微翘了翘嘴角,这两人不会是来真的吧,要是这样,那可真真有意思。
虽然近日常听闻上海秘密增兵惹得江南一带局势紧张,可临安城里面还是风平浪静的。醉风楼的姑娘依然站在楼上招呼着客人,潘鑫记里依然坐着喝茶吃瓜子的闲人。只是,到底是有些不一样了。那些卖笑的姑娘们也会时不时地询问起恩客们外面的局势;茶楼里聊天的话题也全是和抗日有关,一时间人人都成了军师,指点起江山来倒也个个有模有样;梨园里不再唱些黛玉葬花的名段,全换成了岳飞枪挑小梁王这样的武戏。
谁都逃不掉。
吴邪原本是知道一些解雨臣的手段的,可不知道这小子竟然能收集到那么多的“内部消息”。自打他来了之后,每天都会有人拿着一封厚厚的密信送来吴家,每次来的人还不一样,旁人看上去那信也没什么特殊的,可是那上面的全是外面局势最真实的消息,比吴邪自己那些盘口查来的信息明确、深入得多。
自从平津失守之后,吴邪算是彻底放弃了自己当初那个天真的想法,张起灵说得很对,这场仗不宣而战,多年来的蓄势就像是一桶满满的水,只要一滴,便能哗啦啦全部溢出。
他恢复了每日去潘鑫记喝茶的传统,如今更是捎上了解雨臣一道,只是他常常走神,比如吃小笼的时候蘸了酱油,吃完了还不知道。只因为如今无论到哪里都能听到抗日的消息,这实在叫他越发的焦虑不安。解雨臣也不拆穿他,只是冷眼看着他嘴硬逞强。
吴邪嘴上虽说不担心张起灵,可他那心思明眼人一看便知,尤其是听了解雨臣的分析,心里盘桓了几日,实在是担心得不行,最后还是去了一封信到南京,旁敲侧击地询问胖子,得到了张起灵的独立军即将启程前往上海的消息。
这倒是合了近日里国军把主力战场设在上海的传言。
吴邪默默喝着茶,上好的龙井在他嘴里也没了滋味。解雨臣俯身去看楼下大堂人来人往唾沫星子横飞的市井喧嚣,挑着一对好看的眼眉瞅了瞅吴邪,问道,“没想到吴家小三爷竟也喜欢这种不入流的地方。”
“怎么不入流了?饶是登台唱戏是入了流,喝茶聊天倒是不入流了?”吴邪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
解雨臣皱了皱眉,面带不快,“你小子怎么老是针对我?要是对付我不痛快,爽爽快快的说出来,咱就像小时候那样打一场,别娘了吧唧地处处揶揄我。”
吴邪斜了他一眼,却也不再说什么。他默默地喝着茶,心里烦闷得很。
一时间一张桌子上的两个人都沉默着,彼此不说话,在喧闹的茶楼里安静得有些诡秘。
尽管这些日子以来吴邪一直没给解雨臣好脸色看,一半是因为他手头有料却只知自保,一半是气他把自己骗得团团转,可气了这么久,也不能就这么一直气下去,倒显得自己不大度了。毕竟这些事就算把他骂死也没法子回去了,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积极劝说解雨臣。
他踌躇了一会儿,偷偷瞄了瞄解雨臣,盘算着要怎么开这个口。手指划过杯沿,吴邪凑近了他,轻声问道,“秀秀呢?”
解雨臣还在气头上,瞪了他一眼,冷着脸答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