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茶杯里新沏的茶香袅袅,热水里枯皱的叶片苏醒伸展,重获生机,这还是钟安玥女士寄给我的,说是她老家乔英庄的奶奶炒的茶,做得太多了就分了些给我。
我把沏茶的方法告诉乌鲁梅,她似乎对此兴趣浓厚,从早上坐在桌前开始,我的茶杯就没空过。
这种时候又会觉得不管她表现得多成熟,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乌鲁梅,你和弟弟是多大的时候去须弥城务工的?
她放下手中翻看的旧书,
姐姐,我和弟弟一开始先是去的奥摩斯港,然后才去的须弥城。去奥摩斯港的时候大概是九岁,在那里呆了三多年,然后跟着收留我们的工队进了须弥城。
他俩如今也才刚十三四岁,却已经在外奔走快五年了。
先是去了奥摩斯港,大概因为那边的管制松一些,而且有许多沙漠出生的子民在那边的镀金旅团里干活,估计多少会有他俩的同乡。
不过,这样一来,他俩没有被带歪进了些混迹于灰色地带的镀金旅团当佣兵什么的,很难得啊。
而且,她还这么爱看书。教令院对于实体书籍的看管十分严苛,但每年总会有冒着进局子的风险走私一些被淘汰的旧书,卖给沙漠地区的子民。
乌鲁梅自己搜罗的书大多就是这类。
那些旧书上的知识当然不能说无用,但显然是过时的。对于虚心好学的孩子我们一贯十分爱护。于是提纳里咨询失踪多日的卡维,麻烦他推荐一些适合建筑学初学者的书,然后我俩买下偷偷摆在书柜里,
果不其然乌鲁梅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瞟上几眼,
想看就看吧,这些书是之前写文章时偶尔会用到的,现在那本已经写完了,用不上了,摆在这里不看太可惜了。
她便受宠若惊一样高高兴兴看起来。
我在写一个两兄妹周游七国的故事,但是,我没有哥哥或者弟弟,想问问乌鲁梅,你平常和弟弟是怎么相处的?
少女大概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请求,拘谨又有些苦恼的盯着书页,
望着她膝盖上的书,想了想,开口,
就从你最喜欢的建筑学里打个比方?
她垂下眼眸,头发蓬松又茂密,
如果我是穹顶,那乌鲁塔就是帆拱、大拱。
说完,她看了眼墙上的时钟,
时候不早了,我得去准备午饭了,回见,姐姐。
她轻轻把书放回书架上的原位,朝我腼腆一笑,离开了树屋。
我并不精通建筑学,是正儿八经的外行人,
从书架上抽出她刚刚翻阅的书籍好奇一翻,
许是因为乌鲁梅翻看许久了,一打开就摊开到她停驻的那页这是一种新的侧推力平衡方法,不需要厚重的墙体,而是把力传给四条大拱与穹顶边缘线切出的四片帆拱,再由帆拱传给粗壮的墩子、柱子,这样用巨柱代替了厚墙,打破墙体带来的沉重和封闭感,可以开出丰富的拱形窗,墙变的薄而轻盈。
穹顶的耸立离不开帆拱的支撑,但是同样的,如果没有穹顶,帆拱的存在也将成为建筑上的累赘。
乌鲁梅内敛,不善言辞,以前在须弥城接活计常常是乌鲁塔四处奔走揽生意,
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若没有她的才能,生意也是招揽不来的,
他们明明是一体的。
这些暂且不说,差点偏题了。
今天的午饭由大巡林官下厨,柯莱打下手,我就只需要呆在树屋里伏案耕耘了,
没办法,钟女士催得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