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看似紧张的节奏,但没处情节变化直接都会给观众留下一些反应的空间。
同时观看两幅画面,给观众的感觉就好像就仿佛“边看,边听”一样。
虽然同时接受两种信息,相互间不仅不会造成干扰,相反还能相辅相成。
比如:听着声音,大脑能靠脑补优化画面;看到画面,大脑又能靠脑补优化音效。
在柳乘荫的电影里,观众看着“斗琴”的画面就能十分自然地顺势脑补出“战斗”的画面,看着“战斗”就能顺势脑补出“斗琴”的画面。
无论将注意力多放在哪边,都不会导致与另一边脱节,注意力可以在两头可以无缝切换!
第58章王对王!僵持!互学!突破!
战场中,由于战士张铮先是军法立威,然后展现实力,这一套下来,其余残兵名原本因为失去希望而变得低迷的士气立刻被重整了起来,
有这样的人带领他们,兴许真的还有希望!
甚至不需要提前排练,民乐系的幸存者们仅需要跟着感觉走就能轻易融入合奏氛围中。
战场上:
在战士张铮这个无坚不摧的箭头的带领下,残兵败将们开始了反击。
而敌人指挥官孟华也没有坐视不管,他不断挥舞指挥刀,指挥队伍变阵,正面抵御住残兵的反攻势头,拖延对方前进的同时,有分出队伍从两翼进行围剿。
现实中:
孟华一次次抓准机会,用爆发性弹奏切入张铮的旋律间隙中,企图打乱张铮的节奏。
然而,张铮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对外界声音充耳不闻。
但那些给他打配合的其他人却没法做到。
在孟华几次切入后,民乐系开始出现有人跟错旋律的情况,跟错之后,试图改回来,但失败了,弹出了些不和谐的音调,被淘汰出局。
但受损失的并非只是民乐系这边。
战场上:
在敌人分兵绞杀残兵尾翼的同时,战士张铮埋头冲杀。
战士张铮这一路上势如破竹,哪怕敌人如何努力地想拦下他,但都接连失败,甚至来那些阻拦他的敌人被其震慑,开始发生溃逃的现象。
溃逃的敌人成为了战士张铮的力量,他带着残兵驱赶着逃兵冲向敌阵。
现实中:
洋乐系的人被张铮带跑偏的越来越多,跑偏的人用着张铮的节奏干扰起自己身边的队友,虽然他们很快就醒悟过来,但对自己一方的影响已经产生,不可逆转。
一时间,洋乐系也“死伤”无数。
…
战到最后。
双方的士兵都已消耗殆尽。
战场上只剩下了双方最强的首脑人物。
指挥官孟华将手中的指挥刀插入平台。
随后,平台的突然拔高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