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窗事发”的第三天,一位不速之客突然光临了江衍的庄园。
那人叫作许英才,是凌恒城“真理振兴组织”的总负责人,专管城中“真理派”的组织宣传、布局谋划等各项工作。
那个在苍梧中学附近派发传单的年轻人,就是他下属的成员之一,
江衍曾听李昭旭说到过他的名字,也知道这位许英才先生是个志存高远、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却从未与他见过面。
那场事件发生之后,梁建人虽然为了维护学校的名声,尽可能的去压制信息的传播,不许学生们出去乱讲,却也拦不住江衡和张尚文两人“被抓”的事情不胫而走的传到了苍梧中学之外那个“更大的世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的,凌恒城中各“真理派”组织都听说了这两名进步青年的英勇事迹,许英才也不例外。
“他们也许不够理智,缺乏谋略,但这些年轻人们所特有的勇气与觉悟,却已经超过那些随波逐流者千倍万倍了。
他们的出现合情合理,也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为了给注定长久的斗争注入新鲜的血液,许英才决定接纳这两位理想远大的青年,让他们加入到自己的组织之中。
于是,怀着这样的目的,许英才前去江衍的庄园中进行拜访,
他知道,离开学校后,江衡和张尚文,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只能住在江衍家里,至于那庄园的位置,则是李昭旭曾经告诉过他的。
见到许英才后,江衍颇有几分知音相逢的欣慰,原本萦绕在心的苦涩也霎时间淡逝了许多,两人侃侃而谈,相谈甚欢。
可当许英才提出要带两个孩子离开时,江衍却又犹豫了。
“他们年纪太小,恐怕吃不了斗争的苦。”
“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地保护他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不会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的。”
“那好吧,现在,我们也许确实只有这个最后的方法了。”江衍长叹一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只是,小衡她还能回去上学,我曾受过李昭旭的嘱托,至少也要让她读到高中毕业,尚文已经被学校开除了,没有地方肯容纳他了,让他跟着你,也许是他最后的出路了。”
许英才在庄园中留宿了一夜,江衍也给张尚文讲述了这位先生的诸多事迹。
随后,没有半分犹豫的,他接受了对方要带自己离开的请求
在第二天的清晨,许英才就带着张尚文走了。
也正是在那个清晨,大病未愈的江衡躺在床上,在半梦半醒间,她看到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张尚文,江衡不觉已经泪眼婆娑,那个身影矗立在昏暗的灯光下,仍然是那样的伟岸,那样的高大。
她怔怔地望着他,渴望着从床上起身去触碰到他,哪怕只是当面和他道句歉也好啊。
可是她已经昏昏沉沉地动弹不得,想说些什么,喉咙却也嘶哑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衡,再见了,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相见。”
江衡分不清这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只是感到莫名的酸楚,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一个曾经属于她的美好时代,就这样消失地无影无踪。
一切值得自己铭记和怜惜的事物,也已经不复存在。
天亮了,她从梦中惊醒,却发现泪水已经洇湿了自己的枕席。
当她得知张尚文真的已经离开之时,再一次的,浓烈的苦涩感弥漫在她的心头,她的世界再一次沉没在了一片惨淡的黑白
“,小衡,别太担心,尚文他只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了。”
“可是,斗争是那样的艰苦,那样的危险,尚文又是那样的年轻,我…,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道路艰苦,这是必然,但是,只要他的信念足够的坚定,再多的困难对他而言都算不上什么,尚文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他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