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只是背景板中的一个,她还是觉得高兴,因为至少在那段青涩岁月里,她也曾短暂地被他看见过。
“谁说你是小透明了。”江牧舟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像是清泉流动。
啃完棒棒糖的元宝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爪子,在苏澄身前发出满意的呼噜声。
她扬起头,眨了眨眼。
嗯?此话怎讲?
她明明每次偷看的时候都很低调啊。
“那年龙虎榜上,你是第30名。”
苏澄长舒一口气,捧场地说:“还是多亏了你的物理笔记。”
学霸的记性果然好,连这种陈年旧事都记得。
不过,龙虎榜上一共也就30个人,她的名字孤零零地挂在末尾,而眼前这位,是那个永远高居榜首的人。
“咕——”苏澄的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她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生怕再待下去,自己那些小心思就要从涨热的脸上暴露无遗,“金主爸爸,那我先走啦!别忘了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
临走前还不忘顺手rua了一把元宝的小脑袋。
江牧舟望着她仓皇逃走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被揉乱毛的元宝,无奈地扯了扯嘴角。
-
吃饱喝足后,苏澄把隔离室的房门打开了一条缝。
对于刚来到新环境的猫咪,不能强行与它互动。尤其是霸天虎这样有过创伤经历的猫咪,备心特别强烈,更要给它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它自主探索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才能逐渐卸下心防。
苏澄懒洋洋地陷在自家沙发里刷着短视频,忽然有些怀念隔壁那个能一键放平的电动沙发。
久违的提示音响起,被她设为特别关注的博主头像在屏幕上方跳动。
[“渡”有一条最近更新]
苏澄兴奋地点进“渡”的主页,二十秒的预告片瞬间铺满整个屏幕。
镜头徐徐掠过层峦叠嶂,清脆的山林间流淌着潺潺的溪水。随着画面推移,窑洞内跃动的炉火将铸剑师佝偻的背影投在岩壁上,铁锤砸向通红的陨铁,刹那火星四溅。
滚烫的红铁没入水中,翻滚的蒸汽中隐约现出剑刃的轮廓,最终化作一柄寒光凛冽的七星宝剑,锋芒毕露。
屏幕上缓缓出现四个大字——龙泉宝剑。
“渡”是一个深耕人文纪实领域的视频博主,专注于用镜头语言记录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鲜活的人文风貌,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高刺激、博眼球的视频不同,“渡”的作品更像是一本娓娓道来的传记,流畅的运镜加上精准的剪辑节奏,用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书写着一个个关于文化传承的生命故事,让观众得以在浮躁的快节奏中,邂逅那些浸润着时光质感的人文记忆。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渡”的更新频率有些慢,通常一个月才会更新一条五分钟左右的长视频。
不过苏澄也很能理解,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方式恰恰体现了创作者对内容的尊重,就像预告片中锻造的龙泉宝剑,十年磨一剑的匠人精神才是最稀缺的。
苏澄在屏幕上轻轻点击,一键三连表示支持。
霸天虎不知何时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它停在距离苏澄三米外的阴影处,一双如同玛瑙的黄色眼睛闪着锐利的刚,既警惕地观察着人类的一举一动,又带着某种微妙的试探。
苏澄和小猫的第一段缘分,要从她小学时说起。
放学路上,母亲林薇安女士和她在小区绿化带发现了一只瘦弱的折耳蓝猫。
那是她还不懂什么是品种猫,什么是后院猫,只觉得小猫孤零零的很可怜。在她的软磨硬泡并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后,林女士终于松口,同意带小流浪回家。
她主动包揽了照顾小猫的全部工作,喂食换水、清理猫砂,小猫安静地陪着她写作业,枕着她的手臂入睡,那段与小猫相伴的时光,是她童年最珍贵的快乐记忆。
可惜好景不长,某天回家后,她发现小猫不停地舔咬自己的爪子,原本灵活的小腿也变得肿胀发硬。带去医院检查后她才知道,原来折耳猫有先天的基因缺陷,软骨骨质化发育异常,那些可爱的折耳背后,是终生的骨骼病痛。
她遵循医嘱,每天按时给小猫喂软骨素,把家里每个角落都铺上厚厚的防滑垫,定期带小猫拍摄关节X光片。
可命运终究没有眷顾它,就在苏澄备战高考最紧张的那个冬天,小猫在某个安静的雪夜,永远合上了那双琥珀色的眼睛。
虽然后来的她救助了很多流浪动物,但她始终没有勇气让任何一个小生命再次走进她的家门。
那种撕心裂肺的失去感,让她宁愿选择不再开始,也不愿再次经历那种眼睁睁看着挚爱生命流逝却无能为力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