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近日正为这些事发愁,即使不那么信任一个小孩子的能力,还是很给面子地接过去仔细看,还把李承宗叫到身边一起看。
李妙真写的没有很详细,不管怎么说,养在深闺的女孩一上来就提供一套很有可行性且详细的工作计划,也有点夸张——这可不是天赋能说通的,必然需要一些工作经历的锤炼。
更何况,网友们所处的时代,提出的具体措施,不完全适应这个时代。
比如网友会说,让小吏深入基层去宣讲推广可食动植物,在唐初很难实现。
反而是让当地世家及宗族组织开展更有效。虽然这样做会进一步让世家和宗族势力加固。
具体怎么衡量利弊,就是朝中大臣们要考虑的了。
李建成一条一条看,看到最后一点,心头闪过一丝犹豫。
很明显,要做到这点,是要动用军中的力量,那可是他二弟的大本营。
这让他心绪复杂,世民在军中声望极高,若是再通过解决饥荒的事在民间积累声望,那前朝的换太子,怕是要在本朝重现了。
不过,女儿对朝政知之甚少,并不了解他们这对曾经并肩在乱世辅佐父亲的兄弟,如今已经很难亲密无间地合作了。抛开最后一点不提,其他内容还是有可行性的。
孩子做得好,做父母的自然要夸夸夸,李建成按下复杂的情绪,赞道:
“这些建议可用,待耶耶和同僚商量后,就向下推行。没想到,我儿竟是个为父分忧的女诸葛啊。”
李妙真眼神得意,笑纳了这句夸赞。虽说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那也是她天命所归,才能获得系统青睐啊。
“耶耶,是都可行喽?那是不是也要和叔父商量一下。”
不待李建成说话,李承宗就皱眉:
“阿妹,军政之事,岂可随意插手,耶耶身为太子,更要谨慎。”
李承宗虽然没有进入朝堂,但也是被李建成重点培养的孩子,自然知道自家亲爹和二叔的竞争,内心的想法和李建成趋于一致。
更何况,大唐已立,耶耶已经是太子了,手上有些亲兵还没事,真要去接触军队,难免引发祖父猜忌。
为了些贫民,不值得这么做。
李妙真看李建成的神情,竟是隐隐赞同好大儿的话,虽然也能理解,但不免有些失望。
若李建成能从未来天下共主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让事情对国家最为有利,那即使他的军事素养远不如李世民,未必不能在唐初的复杂形势、内忧外患下做一代明君。
毕竟,明君不必事事擅长,心怀百姓、心胸开阔、善于用人即可。
但如今看来,李建成的心态还没有从唐国公嫡长子的身份转变过来,这并不是说有多大的错,毕竟历史上多的是皇帝不如李建成呢。
只不过他的竞争对手可是李世民啊。
李妙真一直摇摆不定的心,逐渐定了——李建成若继位,秦王府的学士们,那些贞观年间的千古名臣,怕是很难得到重用,尤其是李世民军中的势力。
而武德九年的秋天,大唐还会面临外敌入侵,彼时的李建成,能像李世民那样守住长安吗?能允许李世民交好的将领带兵吗?
大概是不能的吧。
公主虽香,那也得是和平强盛国家的公主,否则来个“遣妾一身安社稷”,即使她想方设法替李建成抢皇位,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说她自私也好,冷漠也罢,虽然她打算尽最大努力挽救李建成和几个兄弟们的命运,但首要的,当然还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及让历史不因她的存在而走向糟糕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