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要向本时空投放问答情况,危险性较高,系统翻出了整整66页服务协议+隐私政策,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李妙真像前世安装APP那样,根本懒得看,等10秒阅读时限够了,就利索点击了同意。
她迅速把之前那些发癫回答设置成“本时空不可见”,开始编辑本时空特供的回答。
第一个发给谁呢?
就选李世民吧。
〔问:有什么让你后悔终生的事?
答:我倒是没有后悔终生的事,不过唐太宗李世民应该有吧。
如果武德九年的天策上将,知道他发动的玄武门事变杀兄囚父,影响他千古一帝的名声,且后续子孙代代使用“玄武门继承法”,为大唐皇位继承留下数百年隐患。他应该会后悔吧?
尤其是,在他老年的时候,疼爱的长子、次子,重演了他和李建成的争夺,甚至为此气死了妻子长孙皇后,他内心应该会更痛苦吧。〕
李妙真一边编辑,一边暗乐,她没忍住,下了重料,进行了艺术加工,想必带给李世民的惊慌会更多一些。
毕竟,后世子孙的死活可能不会带来切肤之痛,但老婆孩子的死活,总能刺激到他。
李妙真痛快地点击了投放,就没再继续卧在床榻上捣鼓系统,拉开绣着鸟雀花木的床幔就要下床。
让这种切肤之痛多发酵一会儿,她再回复,才有聆听神意的珍稀感。
李妙真还未恢复记忆时,就不喜欢睡觉时身边有人伺候,这点倒是方便了她和系统沟通。
因此,她醒了,也没人第一时间发现。一直到她把腿脚垂落,试图摸索到自己常穿的薄底软履,窸窸窣窣的动静才传到了外面,很快就有人躬身小步走了进来。
来人唤阿莲和阿桃,是李妙真的侍女,比李妙真大上三四岁,父母都是曾经李家的家仆。
阿桃的娘,安媪,还是李妙真的乳母,前些日子受了风寒,这才没近前伺候。
“娘子近日醒得越发晚了,郑妃殿下刚还派人问呢。”
郑妃说的是李妙真的母亲郑观音,她出身荥阳郑氏,在隋唐时也是高门士族,随着李家夺表亲的皇位成功,李建成成为太子,可以预料的是郑家还能在政治中心弄潮个几十年。
当然,他们是想不到玄武门事变的。不过影响也不大,这种世家大族,自有傲王孙的本钱。
虽然傲久了就会被黄巢踏尽公卿骨了。
郑观音出自这样的家族,接受的教育也很精英,并不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事事亲力亲为的性格。
就像这几日,李妙真恢复了记忆,有了系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以往的地方,郑观音也没多管,给予了一定的自主空间。
这点还是很让李妙真自在的。
李妙真去给郑观音问安时,她正在听太极宫六局的宫人们禀报宫务——宫中没有皇后,高位妃嫔又多数有子,以李渊对嫡出子女的重视,管理宫务这种权利,就基本落在了郑观音手中。
郑观音细眉长眼,脸部线条圆润,额头是如今人们不太推崇的饱满宽额头,所以经常用宝石额饰点缀——而这种额头,以李妙真前世的说法,是聪明相。
事实也是如此,皇朝初建,宫内很多事还依从前朝旧例,而前朝旧例又有不适应今朝的地方,这就需要郑观音在处理日常事物时一点点找到平衡。而她做得很好。
这样的郑观音,如果因为玄武门事变而退居一隅,也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