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戎的皇家道观,我师父是国师,仙师广清子,他定能医好你的伤。”赤玉又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快上来,我背你上山。”
小乞丐犹豫了一下,小脏手怯怯地覆上了赤玉洁白的道袍。
赤玉站起身,托着小乞丐的屁股往上癫了一下,“别乱动,趴好。”
小乞丐点点头,“谢……谢谢哥哥。”
“不谢。”赤玉笑笑,又问:“小郎君这么称呼?”
“我……”小乞丐吱吱唔唔半天,“我姓厉,没名字。”
“怎么会没名字?”
“真的,我家穷,爹娘又不识字,就叫我……叫我狗子。”他越说声音越小,像是不想被赤玉听见似的。
果然,赤玉哈哈笑了两声,“你这是什么名字,太好笑了。”
“你……你别笑,我……都说了没名字。”小乞丐羞得脸都红了,转而问赤玉,“哥哥,你叫什么?”
赤玉轻咳一声,“记好了,我俗家名是荆无染,道号赤玉,出自三洞经,是当朝国师的入室弟子。”
小乞丐点点头,“记住了,哥哥真厉害。”
赤玉温和一笑,“你年岁几何?”
“八岁。”
“生辰呢?”
“不知。”
“怎么又不知了?”
“我娘生前没和我说过,我们穷人家都是不做生辰的,自然也不记得了。”
赤玉不了解民间之事,听他这么说,只觉得民间似乎没有他想的那么好。
之前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入观修行,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一番祥和美好之景,从未听说过这些凄苦之事。
东戎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子?
赤玉心中顿时生出了极大的好奇和一阵悲凉之意,他定要去民间好好看看。
很快,赤玉就背着小乞丐回到了福德观,进门便直接去后殿找他师父,广清子。
广清子听了赤玉的叙述,也心生怜悯,同意将小乞丐留下治伤。又摸骨探脉,发现他颇有灵根,大喜过望,“赤玉,你这是捡到宝了,这小童的天资与你不相上下,日后定会成就非凡。”
“真的!”赤玉也没想到自己随手一个善举,竟将如此天赋之人带了回来,马上给广清子行了个礼,“即是不可多得之才,那就请师父收他为徒吧,也不枉徒儿这番善举。”
广清子也正有此意,连连点头,“甚好,就依徒儿之言。”
接着,广清子打量了小乞丐一番,跟着又打量了赤玉一番,思忖了一下,“他即是你带回来的,就赐名厉不疑吧,这名字与你同出一处,也算全了你的善缘。”
“好,就叫这名字。”赤玉转身,提醒小乞丐,“还不快向师父谢恩,今后你便有名字了。”
小乞丐被这泼天的福气砸得不知所措,连忙跪地谢恩,“谢师父,谢师父。”
广清子点点头,甚是满意地捋了一下自己又长又白的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