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你。”她摇头,“你是大家的蓝将军,不是我家的。我能听你叫一声娘,就够了。”
门外传来压抑的抽泣声,随即是渐行渐远的脚步。
那一夜,全球各地的“归途邮筒”都被悄悄打开。原本堆积如山的孩童来信,竟少了整整九十九封。邮筒管理员发现,每封信的背面都多了一行笔迹苍劲的批注:
>“你做得对。”
>“你说得没错。”
>“我教你。”
而在最底下那封信上,写着一句话,墨迹未干:
>**“这条路,我们一起走。”**
十年后,新任书院理事长卸任前夕,将玉簪插入共名碑基座。霎时间,整座石碑光芒大作,浮现出一段此前从未显现的文字:
>**“守御之道,不在力拔山兮,而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每一次选择挺身而出,都是对黑暗的一次胜利。
>故此碑非为纪念死者,乃为照亮生者。
>??蓝远舟&苏挽云”**
百年之后,归途书院已成为世界文明象征。五大分院遍布各大洲,学生不分国籍种族,皆以“守御精神”为信仰核心。每年三月十七,“守心节”被联合国列为全球和平纪念日。各国政要齐聚书院,共同宣读《共名誓词》:
>“我愿以己身为盾,护他人前行之路;
>我愿在众人退缩时迈出第一步;
>我愿铭记疼痛,并以此拒绝遗忘;
>我愿成为那滴落下的眼泪,只为提醒世人??
>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清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一座冰洞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具冰封遗骸。他身穿残破铠甲,右手缺失,左手紧握一卷竹简。经碳测定,距今约一百二十年。
竹简展开,仅有一句话:
>**“若有一天你们读到这行字,说明我还值得被想起。
>那么,请继续走下去。”**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英雄终会老去,身躯终将消逝,但信念一旦扎根,便会在无数平凡人心中开花结果。
某年冬夜,一名小女孩在雪地中迷路,饥寒交迫之际,忽然看见前方出现一盏灯笼,悬挂在破屋檐下,微光摇曳。她踉跄走近,发现灯下压着一张纸条:
>**“跟着光走,有人在等你。”**
她含泪前行,最终获救。多年后,她成为一名搜救队员,每次出任务都会带上一盏同样的灯笼。
她说:“那是蓝将军留给我的光。”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名年轻军官在战前动员会上说道:“也许我们永远不会见到胜利那天,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向前走一步,黑夜就永远赢不了。”
台下士兵齐声应和,声震山河。
那一刻,遥远雪山之巅,积雪再次轻颤。
一道身影静静伫立,披风猎猎,独臂敬礼。
朝阳初升,万丈金光洒落人间。
他知道,这条路,永远不会断。
因为,总会有人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