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野:将《爸爸,请你读完》打印五十份,贴在全市所有修车铺门口。
-陈婉:录制一段十分钟视频,完整讲述她如何设计情感骗局,并上传至原平台。
-李哲:联系每一位曾被他抄袭作品影响的作者,登门道歉。
-自媒体运营:公开揭露MCN机构的内容造假机制,哪怕会被行业封杀。
“这些事做完之前,不准碰锅铲。”林小满说,“你们要学会的,不只是做饭,是承担。”
众人沉默良久,最终一一接过卡片。
就在这时,铜锅再次轻响。
叮??
地面水痕再度汇聚,形成两个新字:
**启程**
林小满望着那痕迹,心中明悟:这不是结束,而是扩散的开始。
当天下午,张野背着打印好的作文出发。他走过一条条街巷,胶水涂满指尖,一张张贴上去。有人笑他疯,有人拍照发抖音,更多人漠然走过。直到傍晚,他在一家偏僻修车铺前停下脚步。
铺主是个中年男人,满脸油污,正弯腰修理一辆摩托。
张野深吸一口气,走上前,递上最后一份作文。
“爸……我是张野。”
男人猛地抬头,扳手掉在地上。
父子俩对视良久,谁都没说话。
最后,男人捡起扳手,转身进了屋。几分钟后,他出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汽水,递给张野。
“喝吧。”他说。
然后,他拿起那份作文,坐在门槛上,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风吹起纸角,阳光落在他眼角的皱纹里。
他没流泪,也没拥抱,但读完后,他把作文折好,放进了胸口口袋。
那一刻,张野觉得,比考上清华还踏实。
与此同时,陈婉的视频上线。
标题朴素得刺眼:《我是个骗子:关于“情感疗愈课”的真相》。
开头她就哭了:“我从未治愈任何人。包括我自己。”
视频长达四十五分钟,全程无剪辑。她讲述了如何批量收集粉丝痛苦,如何制造虚假案例,甚至展示了后台的“情绪转化率报表”。评论区瞬间爆炸,有人骂她虚伪,有人感谢她勇敢,更有当年受害者留言:“谢谢你终于肯说了,我等这一天,等了三年。”
她没回复任何一条。
只是默默打开林小满发来的加密文件,看着自己过去的影子,一遍遍重播。
第三天,李哲踏上旅途。
第一站是云南山区,寻找一位名叫阿?的彝族女教师。她曾写过一本散文集《山月照我》,被李哲改头换面发表,获了大奖。当他站在泥泞校舍前,掏出厚厚一叠道歉信和赔偿金时,阿?正在教孩子们读诗。
她听完,只问了一句:“那你现在还会抄别人的故事吗?”
“不会了。”李哲摇头,“我现在每天写五百字,哪怕没人看。”
阿?笑了:“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