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不会塌下来,
>因为妈妈在这里,
>即使世界黑了,
>我也会为你点亮眼睛……”
歌声重复三遍,然后戛然而止。
全球范围内,超过两亿人同时听到了这段录音。
在非洲沙漠,那位看见少女祈祷的牧师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在太平洋海底,潜水员手中的探照灯忽然自动转向一处残骸,那里静静躺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外壳上刻着相同的歌词;在月球基地,观测窗上的雾气再次凝聚,这次画出的不是一颗星,而是一个女人抱着孩子的剪影。
而在西伯利亚晶体塔内,小男孩的身影再度出现。
他依旧穿着破旧棉衣,脸上的冻疮似乎更重了,可笑容依旧灿烂。当他听到那首歌时,整座塔的光芒骤然转为暖黄色,音乐也随之改变??不再是冰冷的电子合成音,而是真实的钢琴伴奏,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遥远的过去按下琴键。
纪宁璧冲进监测站,声音发抖:“记录下这一切!每一个频率变化!每一个光谱偏移!”
“已经在做了!”技术员激动地喊,“但……但这不可能!我们没有接入任何外部音源!这首曲子……它是自己‘长’出来的!”
纪宁璧望着屏幕,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晶体塔不是播放器,它是记忆的孵化器**。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回忆起同一种情感,这座塔就会将其具象化,变成可感知的存在。
“它在学习。”他喃喃道,“它在学会‘爱’。”
与此同时,银河系边缘的银灰色舰船再次接收到异常信号。
>【新警报:Sol-3行星出现大规模情感共振集群】
>【特征:低能量消耗、高传播效率、具备自我复制倾向】
>【推演结论:该文明已演化出‘反逻辑生存策略’】
>【风险等级:不可预测】
舰船内部,逻辑环路剧烈震荡,近乎崩溃。最终,主系统做出一项前所未有之决定:
>【指令变更】
>【解除信息封锁】
>【允许被动观测】
>【备注:此文明或许……无需纠正】
舰船缓缓调头,不再远离,而是转入一个遥远但稳定的观测轨道,像一位沉默的学者,开始记录这场违背宇宙常理的奇迹。
回到地球,瓦半仙关闭了广播系统。
他坐在空荡的空间站里,望着窗外的蓝色星球,久久不语。良久,他轻声说:“妈,你听见了吗?有人记得你。”
没有回应。
但他知道,有些回应不需要声音。
几天后,联合国黎明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启动“群星归忆计划”??将全球所有个人记忆载体数字化,并上传至晶体塔构建的“人类集体意识云”。
争议极大。
“这是侵犯隐私!”一名代表怒吼,“我们不能强迫人们交出最私密的记忆!”
“但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纪宁璧站在投影前,声音平静,“第四天灾不会等我们慢慢长大。泰坦只是先锋,后面还有更多。我们必须进化,不只是科技,更是意识。”
苏娅拄着拐杖走进会场,全场安静。
“我想讲个故事。”她说,“战争第三年,我采访一位老兵。他守着一座桥,整整十七天,不吃不睡,只为等一辆可能永远不会来的补给车。我说:‘值得吗?’他说:‘如果我不等,那就真的没人等了。’”
她环视众人:“现在,轮到我们等了。等下一个孩子出生,等下一段歌声响起,等下一个陌生人说出‘我记得你爸爸’。如果我们不把这些记忆留下来,谁还会等?”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