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冷笑,不是嘲讽,而是一种近乎释然的笑。
然后,他脱下外袍,毫不犹豫地盖住那口灶,蹲下身,伸手探入灶底,掌心贴上残炭。
心火,燃。
那是他十年武道凝聚的精元之火,是天人境圆满者体内最纯粹的生命热力。
此刻,他不用于对敌,不用于破阵,只为——点火。
火焰在他掌心跳动,顺着炭缝蔓延,一点点,将死灰重新唤醒。
他不看墙上的幻象,不听锅底的叹息,只盯着那一簇微弱却倔强的火苗。
“你说我冷灶?”他低声说,声音不大,却如雷贯耳,“可我娘走前说‘轩儿,饭要趁热吃’,我就一首记得这热。”
火光映在他脸上,跳动如心跳。
就在这时,叶冰璃动了。
她缓缓抬手,解下腰间那枚陪伴她十余年的寒玉佩。
那玉通体幽蓝,是她寒脉本源所凝,象征着武道院最强学姐的冰冷威名。
她没有犹豫,轻轻将玉佩放入锅中。
轰——
玉遇热即崩,裂纹瞬间蔓延,却没有熄灭火,反而在高温中释放出一股极寒之力,与灶火交融,化作一层薄如蝉翼的霜膜,紧紧贴附在锅壁之上。
火仍在烧,却不炙人,不伤物,温而不烈,如家火长明。
叶冰璃望着那口锅,声音冷得像雪,却又藏着一丝极轻的颤抖:
“我不是来成神的。我是来还债的——还那些我没等的人。”
话落刹那,土屋内的幻象开始动摇。
光影碎裂,画面崩解,墙上的遗憾如玻璃般片片剥落。
那口灶火,正缓缓变旺,米粥轻沸,饭香更浓,却不再带着腐朽气息,而是纯粹的、属于人间的暖意。
然而——
就在火光最盛的一瞬,锅中两碗粥突然剧烈翻涌,热气冲腾如雾。
粥面鼓起,扭曲,竟缓缓浮现出两道模糊的人影。
其中一碗中,一个瘦弱的孩童捧着碗,满脸泪痕,嘴唇微颤,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头。
那是幼年的林轩。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委屈与恐惧,声音细弱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土屋:
“娘……为什么没人来……”火苗渐旺,暖意如春水般漫过土屋的每一寸斑驳泥墙。
幻象崩解的碎光如雪片飘落,尚未落地便化作虚无。
林轩蹲在灶前,掌心仍贴着那堆被心火唤醒的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沉重却坚定。
他能感觉到体内那股凝聚十年的精元之力正源源不断地注入灶底,不是为了战斗,不是为了突破,而是为了——续命。
可就在这温暖即将驱散最后一丝阴寒之际,锅中两碗粥骤然沸腾!
“咕噜——”
米粥翻滚如沸海,热气冲天而起,在空中扭曲、凝形。
左侧粥面浮现出一个瘦弱的身影——那是十岁的林轩,衣衫单薄,小手紧紧抱着粗瓷碗,眼中蓄满泪水,嘴唇哆嗦着,声音像从地底爬出的寒风:
“你后来再没喝过这么烫的粥……你忘了温度,也忘了回家的路。”
右侧粥中,则浮现出少年时期的叶冰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