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那间租来的、布满各种简易辟邪物件的小公寓,我仍然心有余悸。冲了个热水澡,也无法完全驱散从青湾路13号带出来的那股阴冷。我反复翻看陈明远的日记,那些潦草绝望的字迹和“契约”、“代理人”这样的字眼,像毒蛇一样缠绕着我的思绪。
我不是道士,也不是法师。我只有一双能看见“污秽”的眼睛和爷爷留下的几手半吊子辟邪法门,对付普通的游魂野鬼还行,面对青湾路13号那种级别的凶宅,无异于以卵击石。
我需要帮助。需要真正懂行的人。
我想起了日记里提到的“宅院布局”。陈明远似乎暗示这座宅子的结构本身就有问题。也许,从建筑和民俗的角度入手,能发现一些线索。
通过中介圈的人脉,我几经周折,打听到一位可能对此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本市师范大学民俗学系的陆青瑶教授。据说她年轻有为,专攻地方志和民间信仰,尤其对城市里的“异闻”传说有深入研究。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学校官网找到了她的邮箱,隐去了我能见鬼的部分,只以一个对青湾路老宅历史感兴趣的房产中介身份,发去了一封邮件,附上了几张宅子外部和周围环境的照片,并重点提到了“特殊的建筑布局”和“本地异闻”。
令我意外的是,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回复。邮件很简短,语气却透着浓厚的兴趣:
“沈先生,您好。照片中的宅院形制颇为特殊,疑似融合了某些非传统的风水理念。我对青湾路一带的传说亦有耳闻。若方便,可否今日下午三点,于师大文学院咖啡馆一叙?”
有戏!
下午,我准时来到了师大文学院那间充满书香和咖啡香的咖啡馆。在一个靠窗的安静角落,我见到了陆青瑶教授。
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一件素雅的米白色针织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知性而沉静。但她的眼神很锐利,透着学者特有的审慎和洞察力。
“陆教授,您好,我是沈墨。”我上前打招呼。
“沈先生,请坐。”她微微一笑,示意我坐下,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沈先生最近……是否休息不佳?气色似乎有些晦暗。”
我心里一惊。这位教授好敏锐的观察力。我昨晚确实一夜没睡好,但更多的是被阴气侵扰的残留影响。
“最近工作比较忙。”我含糊地应付过去,首接切入正题,“陆教授,您说那宅子的形制特殊,具体是指?”
陆青瑶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调出我发给她的照片,放大细节。
“你看这里,”她指着宅子的屋顶飞檐,“传统的民居飞檐多为翘角,象征飞黄腾达。但这宅子的飞檐末端,却做了罕见的向下弯曲处理,形似鹰喙,这在风水上被称为‘敛气勾魂’,不是吉兆。”
她又指向宅子的窗户布局:“窗户大小不一,排列看似随意,但若以九宫格划分,会发现它们恰好避开了所有生门吉位,反而将煞位暴露无遗。这绝非无意为之,更像是一种……刻意营造的困局。”
她的话让我背后发凉。结合我的亲身经历,这宅子果然从建造之初就充满了恶意。
“还有你提到的‘特殊布局’,”陆青瑶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学术探究的光芒,“我查阅了一些清末民初的地方志杂录,发现一个有趣的记载。据说青湾路那片地,在更早的时候,曾是一处乱葬岗。而13号宅子的原主人,是一位据说懂些邪门歪道的南洋富商。有传闻说,他建宅并非为了居住,而是为了……镇住什么东西,或者,汇聚什么东西。”
镇住?汇聚?
我立刻想到了陈明远日记里的“契约”和“养分”。难道这座宅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法器或者……祭坛?
“陆教授,您是否听说过,关于这座宅子有什么‘契约’的传说?”我试探着问。
“契约?”陆青瑶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明确的记载没有。但民间确实流传着一种说法,关于‘凶宅噬主’。有些极度凶煞的宅院,会与居住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契’,居住者以其自身的运势、甚至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安宁,或者达成某种目的。但最终,都会被宅子反噬,成为它力量的一部分。”
凶宅噬主!无形的契约!
这几乎完美印证了陈明远的日记!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座宅子在不断地寻找“代理人”,然后吞噬他们!
我将陈明远日记的部分内容(隐去来源)以及墙中呼吸、梳头女鬼的异闻告诉了陆青瑶,但隐瞒了我能首接看见和感知它们的事实。
陆青瑶听得十分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墙中呼吸……梳头女鬼寻找簪子……这听起来像是典型的地缚灵现象,怨念深重,无法离开死亡地。但如果是多个强大的地缚灵共存于一宅,并且宅子本身的风水格局又如此恶毒……那就不是巧合了。”
她看向我,目光严肃:“沈先生,你调查这座宅子,真的只是为了房产交易吗?”
我心头一跳,知道瞒不过这位聪明的教授。“不全是。”我坦白部分实情,“我接了这单生意,但现在我很确定,如果搞不清楚背后的真相,我可能会有大麻烦。我……我己经感觉到被盯上了。”
陆青瑶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权衡什么。最终,她开口道:“我对这座宅子很感兴趣。从民俗学和地方史的角度,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案。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协助你调查。或许能从历史文献和建筑档案里,找到更多关于它最初建造目的和那个‘契约’的线索。”
我心中大喜过望!这正是我需要的!
“太好了!陆教授,非常感谢!”我连忙道谢。
“叫我青瑶就好。”她微微一笑,“不过,沈先生,我要提醒你。如果我的推测是真的,那么这座宅子极其危险。任何深入的调查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你确定要继续吗?”
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又想起宅子里那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墙中湿漉漉的呼吸声。
我还有选择吗?从王总逼我接手,从我踏进那扇门开始,我就己经上了这艘贼船。现在,我只是想方设法让自己不要淹死在里面。
“我确定。”我深吸一口气,说道。
陆青瑶,不,青瑶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先从市档案馆开始吧,那里应该保存有这座宅子最原始的建筑图纸和相关地契文件。”
寻找真相的第一步,终于迈出了。但不知为何,看着青瑶冷静睿智的侧脸,我心头那股不安的预感,并未减轻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