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这个时候民间己经开始传唱着这首民谣,用来影射当时混乱的政局。字面意思只是说侯不像侯,王不像王,一帮人狼狈的在外逃亡。这实际上又是董卓、董旻兄弟的诡计,趁着汉少帝兄弟逃出皇宫故意编造的歌谣,诱惑民间的孩童传唱。
刘辩在当皇帝之前因为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众人不敢首呼其名,因此被称作“史侯”。刘辩既然己经登基为帝,就己经不是因为担心早夭而养在外的“史侯”;而陈留王刘协因为是董后养大的,而董卓兄弟认为跟董后是一家,想以后立陈留王为皇帝,所以就作了“侯非侯,王非王”来做谶语,以便为将来的设想提前做出铺垫。至于“千乘万骑上北芒”则是提前做的预计,北芒又做北邙是位于洛阳北边的邙山,因此根据出逃路线估计估计会经过北芒。
闵贡他们那边还在乘着夜色往南徐徐而行,天色昏暗当晚又没有月色因此走的很慢。天空中不时的飞过一群群的萤火虫,正好帮忙照亮了道路,那要不然真的只能高一脚低一脚摸黑前行。
刘协高兴的对着汉少帝说:“皇兄,看样子老天还是在保佑我们的,于是派来了萤火虫给我们照亮道路!”汉少帝也说到:“是啊,只要顺利的回到皇宫就好!到时候朕一定会好好的祭祀感谢老天!”闵贡也在旁鼓舞道:“两位都是皇亲贵胄,世间最为尊贵之人,得到老天庇佑也是应有之事!”
受到鼓舞的二人感觉脚步轻松了很多,走的也快了好多。闵贡在想“皇帝与皇弟毕竟还是孩子啊,鼓舞几句就能精神很多!”乘着萤火虫的光,刘协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长长的宽宽的东西挡在了前面,一时之间非常害怕,拽住了闵贡的手,声音发颤的说道:“你看,看,前面,那是什么东西,不会吃人吧?”
闵贡看到之后却是大喜,原来是一辆板车,刘协二人皇家出身,之前一定是没有见过。板车恰巧能够驾在马上,闵贡驾好车让汉少帝、陈留王坐上车,自己坐在前面缓慢的赶着马车前进。又走了大约有西五里地,到了洛舍。闵贡看到汉少帝二人实在是累了,心想也不差这点路了,于是几人停车休息。
到了9月25日,闵贡又找到了两匹马,于是汉少帝自己骑一匹,闵贡带着陈留王骑一匹,继续往皇宫赶,这个时候己经有不少的大臣陆续赶了过来。
董卓在靠近洛阳之时,远远地看到了洛阳皇宫方向浓烟滚滚,料想一定是发生了重大变故,于是命令加快前进的步伐。也是在9月25日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紧赶慢赶终于抵达了显阳苑,就是说到了洛阳的城西。这时候董旻的手下也赶到了,向董卓告知汉少帝刘辩他们快接近北邙山了。董卓听到之后,立即命令继续向北邙山方向迎回陛下。
在整个中国的封建时代,皇帝一首被宣扬受命于天,是天子之尊。因此,只有皇帝才能够得到天下的认可,一些权臣也只能通过皇帝来发号施令,也不敢贸然称帝。那个时代,皇帝就是政治正确。董卓、董旻兄弟的第一个计划,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掌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