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闪电科技”的低价攻势和网络谣言,陈序并未自乱阵脚。在李国栋略显焦急地汇报渠道反馈时,他只是平静地反问:“李总,你觉得,会因为便宜几十块就放弃对我们产品好奇的人,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吗?”
李国栋一怔,随即若有所悟。
“是时候让产品自己说话了。”陈序做出决策,“我们不打口水仗,也不参与价格战。举办一个小型产品体验会,邀请论坛上那些讨论最热烈、最懂行的科技博主和核心用户。”
邀请通过论坛私信和邮件悄然发出,没有大张旗鼓。地点就设在序言科技略显简陋但整洁的项目办公室。消息一出,反而因为其“低调”和“神秘”吸引了更多关注。
体验会当天,来了十几位年轻人,男女都有,脸上带着或好奇、或审视、甚至是不信的表情。他们大多是资深数码爱好者,见惯了各种“黑科技”噱头。
陈序亲自接待,没有冗长的开场白,只是指着桌上摆放的二十台试产样机,开门见山:“感谢各位赏光。产品就在这里,参数、性能,我说了不算,各位自己上手体验。有任何疑问,我们的技术负责人赵工就在旁边。”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率先拿起一台样机,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语气略带挑剔:“确实比一般的轻薄。不过,宣传的快充……真能半小时70%?”
赵知远上前一步,拿出准备好的专业测试设备和几款不同品牌的手机,语气沉稳:“口说无凭,我们可以现场测。这里有几款主流手机,电量都耗到了20%以下,哪位朋友愿意亲自计时?”
“我来!”一个短发女生自告奋勇,拿出自己的秒表。她将自己的手机连接上序言电源专用的充电线。
充电开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测试设备的屏幕和女生的手机上。电流电压数据稳定攀升,手机电量百分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动。
“这速度……确实快得有点离谱!”有人低声惊呼。
“电流这么大?散热怎么样?”有人伸手触摸电源表面,“只是温温的?”
“比我那个‘闪电’的快多了!那个充得慢还烫手!”
计时到28分钟时,女生的手机电量显示从19%跳到了90%!现场响起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叹声。
“真的……真的做到了!”女生看着手机,满脸不可思议。
之前提问的黑框眼镜男生态度明显转变,他仔细端详着电源接口:“这个多触点设计是为了降低阻抗?你们用的什么电芯?能不能拆开看看?”
赵知远看向陈序,陈序微微点头。赵知远便拿起一台工程样机,小心地拆开外壳,露出内部规整的布局和醒目的三星SDI电芯标识。
“三星的电芯?!”懂行的人立刻认出来,“这成本不低啊!”
“这PCB板layout很工整,散热片用料也足。”
“怪不得敢卖那个价(指未公布的预计售价),一分钱一分货。”
质疑在精湛的工艺和顶级的用料面前,不攻自破。
整个下午,参与者们反复测试快充、实际给各种设备充电、掂量重量、讨论设计。最初的审视和怀疑,逐渐被由衷的赞赏和浓厚的兴趣取代。
“什么时候上市?我一定要买一个!”
“这体验差距太大了,用过这个,再也回不去了。”
“之前论坛上那些说你们用次品电芯的,绝对是水军!”
体验会结束时,陈序对众人说:“感谢各位今天的宝贵时间。这些小礼物(定制充电线)请大家带走。也希望各位能将自己真实的体验,分享给更多朋友。”
几天后,各大数码论坛涌现出一批新鲜出炉、图文并茂的体验帖,标题各异,但核心一致:
**【亲测】打脸谣言!序言移动电源快充实录,半小时真香!】
**【拆机有理】看看序言电源的内部用料,就知道什么叫诚意!】
**【告别电量焦虑】用了序言,才知道以前的移动电源都是渣!】
这些来自真实用户的、充满细节和对比的帖子,如同最有力的证言,瞬间冲散了之前水军散布的阴霾。口碑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在目标用户群中发酵。
“闪电科技”办公室里,钱贵看着论坛上一边倒的好评,气得摔了杯子。他的低价策略,在序言科技展现出的绝对产品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质量,成了序言科技最坚硬的后盾,和最锋利的矛。它不仅赢得了首批忠实用户,更在纷乱的市场中,清晰地划出了属于自己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