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听到城门外发出欢呼声,城头有高音大喇叭响起,铿锵有力的声音播报《告安塞县全体百姓书》……有赤黄两色旗的人,才赶紧把旗子拿出来,挂在门口。
然后,家里的老人站在门口,有赤黄两色布的,就在左右两条胳膊上都缠上;
有赤黄两色围巾的,就围在脖子里。
既是欢迎榆树湾防卫团进城,也是看着自家门口的赤黄两色旗,不要被人给偷走了。
独立师新一团在城外,看到的是城头赤黄两色旗飘扬,城门大开。
守备官带着守军,在城外迎接“王师”。
上至守备官本人,下到普通士卒,胳膊上全都缠着赤黄两色旗,脖子里围着赤黄两色围巾……
一团战士没敢大意,以战斗队形,端着枪刚刚接近,守备官就抬头喊起来: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一时间,所有守军都跟着喊起来。
难得的是,这些乞丐一样的守军,日常没有操练过,连队列都走不齐,现在竟然能把口号喊得整整齐齐,震天响,乍一看,竟然给人士气高昂的错觉……
独立师一团战士们有些懵逼。
官兵的士气,竟然这么高昂的?
但不是用来守城,而是欢迎防卫团入城。
守军中,显然有人去过榆树湾,在《今日新闻》上看过榆树湾的欢迎仪式。
一团战士进城,先占领城墙,在制高点布控火力,然后才开始进城。
虽然他们不觉得会有意外,但必须严格按照战斗条例来。
县城里,大街两边许多人家门口都插着赤黄两色旗。
家门口有人站着,胳膊上缠着赤黄两色布,还有人脖子里围着赤黄两色围巾,欢迎王师。
没有任何抵抗,一团轻松占领安塞县。
只有知县张应星,自认举人出身,堂堂读书人,不肯“从贼”。
他穿着官袍,端坐大堂之上,做好了从容就义的打算。
安塞处于明末农民战争风暴中心,知县更迭频繁。
前一任知县去年死于民变,是在高迎祥部破城之之后,被“束苇灌脂”焚杀。
按照原有历史轨迹,张应星此时甚至还没来得及上任,安塞知县之位正处于空缺阶段。
因为榆管区的缘故,流贼几乎被扫尽,成不了气候,流民也得到收容。
张应星少了许多阻碍,提前上任。
但他也是刚刚到任而已。
张应星在京师领了皇命,一路颠簸,刚刚到任,安塞县城就要失陷了。
张应星心中悲愤,可想而知。
他在京师的时候,听说三边总督杨鹤“以抚为主,剿抚并用”的策略十分有效,陕西流贼已经得到控制,流民得到安抚,陕西局势已经大为好转。
张应星在上任路上,看到一路商队通行,自京师到陕西的官道颇为安定,盗贼不兴……心中颇为欣喜,甚至升起几分志气,想着到任之后,定要爱民如子,鼓励农耕,做出一番事业来。
不曾想,到任之后却是这番情景。
贼寇来袭,守军不思抵抗,守备官带头投降,城中百姓更是人人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