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烟火人间饭店 > 第1章 根植乡土(第1页)

第1章 根植乡土(第1页)

01根植乡土

当新通睿物流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日常管理由张蔷和高长河基本能够胜任后,高伟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那个萦绕在他心头己久的计划——回乡发展农业。他深知,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变数大,而农业虽见效慢,却是一份能够扎根土地、更具长期价值和稳定性的产业,也是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的一种反哺情怀。

他驱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高家湾。村庄依旧宁静,群山环抱,但比记忆中更显寂寥,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些老人和孩子留守。

晚饭后,高伟陪父亲高长海坐在院子里乘凉。夏夜虫鸣阵阵,月光洒在熟悉的院落里。高伟斟酌着词语,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他想成立农业公司,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黄精、连翘等道地药材,同时尝试发展有机蔬菜和山货加工。

父亲高长海默默地听着,手里夹着的烟卷在黑暗中一明一灭,烟雾缭绕着他布满皱纹的脸。高伟说完后,院子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许久,高长海才重重地吸了口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沉郁和务实:

“小伟啊,”他吐出一口烟圈,“你的眼光,爹知道,一向准。从当初一个初中毕业生,能一步步混到如今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你是咱老高家,甚至是咱整个高家湾的骄傲。”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可是…种地这事儿,爹刨了一辈子黄土,太知道了。它发不了家,致不了富!特别是咱这山沟沟里,地都是东一块、西一绺,不成片,机器进不来,全指望人力,累死累活一年,能挣几个钱?你如今好不容易跳出农门,有了大出息,何必再回过头来钻这个泥巴坑?你就…放下这个心思吧。”

父亲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高伟火热的心上。他能理解父亲的担忧,这是老一辈农民基于无数血汗教训得出的现实认知。但高伟看到的,是另一种可能。

他抬起头,望着月光下朦胧起伏的群山轮廓,语气坚定而充满憧憬:“爹,我小时候,看着您和娘,还有村里叔伯们,一年到头在地里辛苦劳作,汗珠子摔八瓣,我就有个梦,希望咱们种出来的粮食、山货,能卖上好价钱,让大伙儿不用再那么累,还能过上好日子。”

他指向远处的山峦:“您看咱们这山,在您眼里是穷山恶水,可在我眼里,那是宝库!山上的黄精、连翘,都是上好的药材,城里人抢着要,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咱们不能守着金饭碗要饭吃啊!我想试一试,用城里人搞公司的那套方法,来种地,来卖山货!”

高长海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他无法完全理解的光,知道自己说服不了这个早己翅膀硬了、见识远在自己之上的儿子。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把烟头摁灭在脚下,站起身,佝偻着背,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无奈地摇头:“唉…你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爹老了,说不通你了…你想弄,就弄吧…别把好不容易挣下的家底赔进去就行…”

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高伟心里有些发酸,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没有气馁。第二天,他就开始行动。他先是找到村里几户常年在外打工、土地近乎荒芜的人家,以高于他们自己种地收益的价格,顺利地把他们分散的地块流转了过来,签了长期合同。虽然地块依旧分散,但总算有了一块起步的基地。

他雇人清理荒地,按照从农技站学来的知识,开始试种黄精。父亲虽然嘴上反对,但看到儿子动了真格,还是忍不住拄着锄头到地头转悠,默默地指点几句怎么整地、怎么下种。高伟顺势请父亲“出山”当技术顾问,又雇用了村里几位经验丰富但年事己高的老庄稼把式,手把手地教一些愿意来的村民种植技术。

然而,农业的现实很快给了高伟当头一棒。黄精是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长达三到五年!这意味着前期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资金压力巨大。而且,山地管理不易,病虫害防治、除草保湿,每一项都需要精细化管理,成本高昂。

看着缓慢生长的黄精苗,高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他意识到,单纯依靠种植周期长的药材,现金流会很快断裂。必须找到“短平快”的项目来支撑长远发展。

一天,他看到村里有老人上山采摘雨后生长的野生香菇和各类山蘑,准备晒干了自家吃或换点零钱。这个场景,突然触动了他记忆深处的一个身影——白露。当年,白露和自己就曾因为采摘山货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事情。

这一刻,他豁然开朗!发展农业,不能只盯着种植,更要着眼于“变现”!如何让大山里的天然馈赠,走出深山,产生价值?

他迅速调整了战略,决定采取“长短结合、种加并举”的新模式:

坚定不移地种植黄精、连翘等药材,作为未来的核心资产和品牌支撑。

同时大力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食用菌(香菇)种植,同时收购村民采摘的野生山蘑。

加工增值:建立一个小型的烘干加工车间,将鲜香菇、野生山蘑加工成易于储存和运输的干香菇、干山蘑,并设计简单的包装,提升产品档次。

再利用他在省城和市里的人脉,以及新通睿物流的运输便利,将这些山珍首接销往城里的高档餐厅、生鲜超市和土特产店。

说干就干。他引进菌棒,搭建大棚,聘请技术员指导村民种植香菇。同时,在村里设立收购点,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村民采摘的各类优质野生山蘑。那座小小的烘干加工车间也很快建了起来,机器轰鸣声中,鲜嫩的香菇和山蘑经过清洗、筛选、烘干,变成了香气浓郁、易于保存的干品。

高伟给这些产品注册了“高家湾”的商标,精心设计了带有山水图案的简易包装。

在他的不断努力和持续投入下,“高家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终于真正运转起来。最让高伟感到欣慰的是,公司的运营为高家湾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种植香菇需要人管理大棚、采摘;山蘑收购需要人分拣、清洗;加工车间需要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包装……许多原本只能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的妇女,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充满希望的笑容。

看着村民们领到工资时喜悦的神情,看着“高家湾”的干香菇、干山蘑一车车运出大山,销往城市,高伟虽然身心疲惫,但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他明白,这条农业创业之路依然漫长且艰难,黄精的丰收还在遥远的未来,市场的挑战也无处不在,但他己经成功地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他不仅是在经营一份产业,更是在为凋敝的故乡,点燃一盏希望之灯。

热门小说推荐

夜夜生香
皖南牛二夜夜生香
...
末世大回炉
二十二刀流末世大回炉
...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