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洪荒封神之伯邑考 > 第 66章 风云因朝歌而起(第1页)

第 66章 风云因朝歌而起(第1页)

与此同时,朝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如一场迅猛的风暴,迅速在各路诸侯间掀起轩然大波。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在广袤的大地上传开。

东伯侯姜文焕,听闻朝歌中妲己残害比干、费仲与尤浑构陷忠良,气得暴跳如雷。他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大声吼道:“纣王无道,竟纵容奸佞妖邪如此胡作非为!比干丞相乃国之栋梁,竟遭此毒手,我怎能坐视不管!”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商议起兵勤王,意图杀入朝歌,铲除奸佞,还朝歌一片清明。营帐内气氛热烈,将领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昂,皆对纣王的暴行义愤填膺。

南伯侯鄂顺,得知消息后,紧锁眉头,陷入沉思。他深知朝歌局势复杂,贸然起兵或许会引发更大的战乱,但又无法对纣王的恶行坐视不理。他召集谋士,共同商讨对策,说道:“如今朝歌乱象丛生,我等身为诸侯,肩负着守护社稷、安定天下的重任。然贸然出兵,恐生灵涂炭,诸位可有良策?”谋士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联合其他诸侯,共同施压纣王;有的则建议先派人潜入朝歌,摸清虚实,再做定夺。鄂顺在听取众人意见后,决定先观望局势,同时暗中联络其他诸侯,准备随时采取行动。

西伯侯姬昌,在西岐得知朝歌变故,痛心疾首,长叹道:“君昏臣佞,天下苍生何辜!比干丞相忠心耿耿,却惨遭此祸,实乃大商之不幸。”但姬昌一向行事稳重,他一面安排西岐加强防御,以防不测;一面修书给其他诸侯,表达对朝歌局势的忧虑,并倡导诸侯们秉持大义,共同商讨解决之策。他深知,此时的行动需谨慎,既要为大义苍生谋福祉,又要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乱,让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

北伯侯崇应彪,听闻消息后,心中暗自思量。他虽对纣王的行为有所不满,但又担心出兵勤王会损耗自己的实力,影响在诸侯中的地位。于是,他表面上表示对朝歌之事关注,暗地里却按兵不动,观察着其他诸侯的动向,企图在这场风云变幻中,寻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谋取更大的利益。

各路诸侯,因朝歌发生的事,态度各异,反应不一。有的义愤填膺,欲起兵讨伐;有的谨慎观望,寻求良策;

在西岐那古朴而庄重的府邸中,夜幕悄然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青石地面上,映出父子二人略显凝重的身影。姬发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与疑惑,他看向端坐在主位上的姬昌,轻声问道:“父亲,大哥真的在朝歌城外养私兵了吗?”

姬昌微微抬头,目光透过庭院中的花木,望向那深邃的夜空,神色凝重。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不知。朝歌传来的消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你大哥向来行事稳重,心怀天下,若真有此举,想必也是为了应对那无道的纣王,拯救天下苍生。但这消息若是费仲、尤浑等奸佞的构陷,那你大哥此刻恐怕正身处险境。”

姬发紧握双拳,愤慨地说道:“若真是奸佞诬陷大哥,儿臣定不饶他们!父亲,如今该如何是好?大哥在朝歌孤立无援,面对纣王的大军,形势危急啊!”

姬昌缓缓起身,在庭院中踱步,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此刻切不可慌乱。我们需先设法打探清楚消息的真伪,派出可靠之人,深入朝歌,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加强西岐的防务,以防纣王迁怒于我们,派兵来犯。”

姬发点头称是,又说道:“父亲,孩儿愿亲自前往朝歌,救出大哥。”

姬昌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姬发,说道:“不可。此去朝歌,危险重重,你乃西岐的希望之一,不可轻易涉险。我们需从长计议,联合各路诸侯,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若能说服其他诸侯一同向纣王施压,或许能解你大哥之围。”

姬发虽心中焦急,但深知父亲所言有理,只得应道:“是,父亲。孩儿听您的安排。只是孩儿实在放心不下大哥,只盼能早日得知大哥的消息,确保他平安无事。”

姬昌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姬发的肩膀,说道:“我又何尝不担心你大哥。但我们身为西岐的主心骨,行事需沉稳谨慎。相信你大哥福大命大,定能度过此劫。我们眼下要做的,是稳住西岐,团结诸侯,为应对朝歌的局势做好充分准备。”

父子二人在月光下,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他们坚毅的神情,也见证着西岐在这乱世中的抉择与担当,他们深知,此刻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着伯邑考的命运,乃至天下的走向。

在朝歌城那高耸厚重的城门之下,尘土飞扬,殷破败、雷开与尤浑、费仲率领着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踏上了讨伐伯邑考的征程。

殷破败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神色冷峻,眼神中透着肃杀之气。他身着厚重的战甲,那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经历的无数场残酷战役。作为朝中老将,他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虽内心对伯邑考并无太多敌意,但军令如山,他不得不遵从纣王的旨意。

雷开则站在一旁,身形魁梧壮硕,犹如一座小山。他紧握着手中的长刀,刀刃锋利无比,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雷开性格首爽,听闻要讨伐伯邑考,虽未多言,但心中也对这莫名的战事感到一丝疑惑。然而,他对纣王忠心耿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征伐。

尤浑与费仲身着华丽的官袍,骑在装饰精美的马匹上。这二人眼神中透露出狡黠与得意,此次借讨伐伯邑考之名,他们妄图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权势,铲除异己。他们在马背上交头接耳,时不时发出一阵阴恻恻的笑声,似乎己经看到了伯邑考兵败的场景。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前行,军旗猎猎作响,上面绣着的“商”字随风舞动。士兵们步伐整齐,脚步声如同闷雷,在大地上回荡。他们身着统一的战甲,手持各式武器,长枪如林,盾牌似墙,彰显着商军的威严与气势。

随着大军的推进,沿途的百姓纷纷惊恐地躲避。他们看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眼中充满了恐惧与忧虑。百姓们深知,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必将是他们这些无辜之人。田野里的庄稼被大军践踏,扬起的尘土笼罩了整个村庄。一些老人无奈地摇头叹息,孩子们则躲在父母身后,露出惊恐的眼神。

而此时的伯邑考,早己得知大军前来讨伐的消息。他在自己的营地中,神色镇定,丝毫没有畏惧之色。伯邑考深知自己起兵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反抗纣王的无道统治,拯救天下苍生。他召集麾下将领,商讨御敌之策。将领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与伯邑考同生共死,保卫正义。

伯邑考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坚定地说道:“诸位,我们所行之事,乃正义之举。虽敌众我寡,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退来犯之敌。我们为天下百姓而战,为正义而战,虽死无憾!”将领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

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土地上,一场激烈的战争即将爆发。殷破败、雷开与尤浑、费仲率领的十万大军如乌云压顶,而伯邑考及其将士们则如磐石般坚守,为了各自的信念与使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