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洪荒封神之伯邑考 > 第 158章 书房议事(第1页)

第 158章 书房议事(第1页)

未过半个时辰,书房外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众人鱼贯而入,虽来自不同营属,却都带着一股干练——浅?的药箱轻放在墙角,带起淡淡的艾草香;茧风的铠甲蹭过门框,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刘吉手里还攥着半张器械图纸,显然是从研发谷匆匆赶来。

“诸位请坐。”伯邑考抬手示意,目光扫过众人,“今日召集大家,是因收到密报,崇侯虎旧部与南伯侯只鄂顺东伯侯姜文焕成武候杜康青伯候書同现又结盟如今有兵五十万奇人异士十万夭兽十万正准备反纣王,其意不言自明。”他将密报推到桌中央,“潼关是西进要道,若被他们站稳脚跟,我西岐日后出兵,便多了层阻碍。”

姬如遇率先开口,指尖点在密报上“崇侯虎旧部”几字:“这些人虽不及崇侯虎凶悍,却熟悉潼关地形,且对西岐素有敌意。属下查过粮草账,若要发兵牵制,需备足三月军粮,还得让齐光先生提前调度春耕的存粮。”

齐光立刻接话:“库房现有麦谷五千石,粟米三千石,够支用三月。只是需让农户们加种一季速生麦,以防战事拖延。”他随身带着的农桑簿上,己密密麻麻记着各乡的播种进度。

“军粮无忧,伤病便得提前防备。”浅?打开药箱,取出几包草药,“潼关一带多瘴气,这是新制的避瘟散,需让士兵提前服用。另外,研发谷新造的伤药得备足,尤其是止血的金疮药,刘吉说你们改良了配方?”

刘吉连忙点头,展开手里的图纸:“是!在药里加了陈胭姑娘培育的‘凝血草’,止血速度比之前快一倍。属下还做了便携药囊,能挂在腰间,比背着药箱轻便多了。”

茧风浓眉微蹙,手掌在腰间的刀柄上轻轻拍了拍:“器械再好,还得靠人用。末将建议,让姬子云带三百锐士先去潼关附近侦查,摸清对方布防。王猛熟悉那里的山道,可当向导。”

王猛应声:“属下去过潼关西侧的黑风口,有条小路能绕到关隘后方,只是陡峭难行,需得精兵才能通过。”

“不可贸然行事。”比干抚着长须,声音沉稳,“没想到闻仲刚回朝歌,杜康又动起来了,不知这次他们会先打什么地方,伯邑考说到潼关他们肯定是要打的,不过杜康却也不是草包。硬闯只会打草惊蛇,不如让书生推演几套方案,再定夺进兵之策。”

书生早己铺开地图,朱砂笔在潼关西周圈点:“属下以为,可分三路:一路虚张声势攻正面,一路由黑风口绕后,另一路则截断他们的粮道。只是粮道在黄河岸边,需得苏将军父子带水军配合。”

苏护与苏全忠对视一眼,齐声道:“末将愿往!水军己操练半年,正可一试身手。”

姬辰补充道:“军械库的连弩、投石机己备好,按伯邑考公子的吩咐,都加装了标尺和防滑握把,士兵们用着顺手。只是需提前三天调试,确保万无一失。”

伯邑考静静听着,见众人各司其职,条理分明,心里渐渐有了底。他拿起笔,在素笺上写下部署:“姬如遇掌粮草调度,齐光协防农桑;浅?与刘吉备足伤药器械;茧风统管步兵,姬子云、王猛先行侦查;书生与比干先生完善战术;苏护父子领水军待命;姬辰守好军械库。三日后卯时,各路人马在演武场集结。”

话音刚落,窗外的蝉鸣又起,却仿佛比刚才更清亮了些。众人起身领命,脚步虽急,却井然有序——刘吉要赶回去调试药囊,浅?得去清点草药,茧风则要去演武场点兵。

书房里重归安静,伯邑考望着桌上的部署图,忽然想起张婶揉面的样子。那时觉得“一百二十下”是小题大做,此刻才懂,所谓周全,便是让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该做的事做扎实——就像这张图上的每一笔,看似简单,合在一起,便能撑起一场硬仗。

他将素笺折好,放进锦囊,与那封写着“西岐月光很清”的家书放在一起。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研发谷里那些刚打磨好的箭簇,闪着踏实的光。

帐内的炭火正旺,映得众人离去的背影渐次消失在门帘外。伯邑考刚收起议事的卷宗,便见帐帘被再次掀起,姬昌、姜子牙与姬发一同走了进来。他目光掠过姜子牙那身素色道袍,指尖在卷册上轻轻一顿,心中念头翻涌——这位姜老先生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是阐教中人,处处透着要将西岐纳入教派羽翼下的意味。若不是如今羽翼未丰,暂避其锋芒,又何须屈尊去请?待潼关、汜水关入手,暗中操练的天兵天将稍有规模,自身修为再进一步,届时便不必再受这教派掣肘。

“父亲,姜老先生,二弟。”伯邑考敛去心绪,起身相迎,语气平静如常,“你们来得正好,想必是为潼关与汜水关的事而来?”

姬昌颔首落座,眉头微蹙:“正是。如今朝歌动向不明,闻太师回师后,潼关防务恐有变动,汜水关更是屏障,不得不早作打算。”

姜子牙抚着胡须,目光落在伯邑考身上,缓缓开口:“公子,依老夫之见,此时正是联合诸侯的良机。崇侯虎旧部尚有数万兵马,南伯侯鄂顺、东伯侯姜文焕皆与纣王有怨,再加上武候杜康、青伯侯書同,若能结成同盟,共举反旗,定能一举动摇商朝根基。”

伯邑考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温热的水汽模糊了他眼底的冷意。心中冷笑——说得冠冕堂皇,实则不过是阐教借人族纷争布下的棋子。鸿钧老祖端坐紫霄宫,岂会容人族真正崛起?所谓“助周伐纣”,不过是怕人族脱离掌控,沦为教派博弈的工具罢了。

他放下茶杯,语气沉稳:“父亲,姜老先生,依我看,此时反商尚非时候。”

姬发不解:“大哥,如今我们兵精粮足,又有诸侯可联,为何还要等?”

“二弟有所不知。”伯邑考看向他,又扫过姜子牙,“纣王虽暴虐,朝中仍有闻太师等老臣支撑,兵力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者,诸侯心思各异,今日结盟,明日未必同心,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他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笃定:“至于汜水关,不必忧心——其实我们早己拿下,只是未敢声张,如今关隘由苏护将军暗中驻守,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公开旗号。”

姬昌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释然:“你早有安排,为父便放心了。”

姜子牙捋须的手停了停,深深看了伯邑考一眼,似是没想到他竟己悄然布局。帐内炭火噼啪作响,伯邑考迎着姜子牙的目光,神色坦然——他知道,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阐教想借姬家之手掌控人族,他偏要走出一条属于人族自己的路,待天兵天将练成,道主修为在身,届时再论高低不迟。

求好书评,求为爱发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