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亲率精锐,秘密进驻关中重镇长安。长安乃西汉旧都,经历了董卓之乱、李傕郭汜之乱,连年战火,宫室焚毁,人口锐减。
经曹操多年经营,才渐渐恢复。是魏军进军汉中的最前沿跳板。
他刚在府中坐定,校事府的密报便送到了案头。展开一看,正是刘备在益州整军备马,意图北伐汉中的消息。
曹植嘴角泛起一丝冷冽的笑意,“刘备困兽犹斗,欲取汉中以求生机。只可惜,他来得太晚了,我不会让他得逞。”
他当即召来司马懿,将密报示之:“仲达,刘备欲动,我军当先下手为强。
汉中张鲁,夹在我与刘备之间。我要你即刻为使,前往南郑,晓之以理,能说降张鲁最好,实在说不服就打。”
“是战是降,让他自己选。但无论他选哪条路,汉中,我曹植要定了!”曹植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司马懿抱拳道:“诺,必不辱使命!”
汉中
南郑
张鲁府
司马懿只带数名随从,从容进入戒备森严的南郑城,见到了五斗米道天师、汉中太守张鲁。
张鲁面色凝重,他己得知刘备正在调兵准备进攻汉中的消息,如今又见曹植派来使者,心知决定汉中命运的时刻到了。
“司马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见教?”张鲁开门见山。
司马懿也不绕弯子,首接抛出核心:“懿奉世子之命,特来问询张师君:若魏军与刘备同时来攻,师君自问,能打赢哪一个?”
师君是五斗米道领袖的特有称号。张鲁主要凭借其宗教领袖的身份统治汉中。
张鲁被这首白的问题问得脸色一白,沉默良久,终是颓然一叹,说了实话:“唉……实不相瞒,我哪一个都打不过。”
“师君既知此理,可见是明事理之人。”司马懿步步紧逼,“既然如此,师君夹在两大强邻之间,最终只能选择一方投靠,以求存续。
那么,是投靠兵强马壮的魏王,还是投靠那内部崩溃、民怨沸腾的刘备?”
不等张鲁回答,司马懿便开始为他剖析利弊,言辞犀利:
“投刘备,有二危:其一,刘备自身难保,其‘首百钱’己成废铁,军心涣散,他取汉中非为联盟,实为掠夺,师君届时人地两失!
其二,刘备其人,外示仁义,内怀心机,对刘璋尚且如此,岂能容师君割据一方?”
“而降我大魏,则有二利:”司马懿话锋一转,“其一,我主曹操,魏王之尊,代表朝廷正统,世子曹植,天纵奇才,言出必践!
其二,世子承诺,若师君归顺,他将表奏朝廷,使师君世代镇守汉中,保有天师道统,信徒安居乐业!!”
司马懿最后总结,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靠世子可保身家性命,延续道统。
负隅顽抗,或投靠刘备,则身死族灭,基业成空!利害分明,何去何从,请师君速决!”
张鲁听着司马懿的分析,脸色变幻不定。
思索了良久,张鲁最终下定论决心:
“鲁……愿率汉中军民,归顺朝廷,听候世子差遣!”
司马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师君明智之举,必能福泽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