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头也不抬,继续翻页:
"说过多少次了,要稳重些。"
芳竹凑到近前,压低声音笑道:"女郎教训的是。不过。。。这封信,奴婢实在忍不住要快些送来。"
甄宓这才抬眼,见芳竹手中那方帛书,不由蹙眉:
"又是哪家的帖子?这般没规矩。"
"不是帖子,"芳竹将信递上,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是代郡来的,那位袁公子。。。"
她故意拖长了语调,观察着甄宓的反应。果然,甄宓的指尖在书页上轻轻一颤,虽极力保持镇定,但耳根却悄悄染上了一抹绯红。
"多嘴。"甄宓轻斥一声,接过帛书时动作却格外轻柔。
芳竹掩口轻笑:"奴婢可是记得,上次袁公子来信时,女郎可是反复看了三遍呢。这次不知要看几遍?"
"再胡说就掌嘴了。"甄宓佯怒,眼底却漾着浅浅笑意。
她展开信笺,袁铭那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信中除了嘱咐她好生照料王平母子外,更在末尾含蓄写道:
"。。。代郡之战己定,诸事皆安。待显瑜回邺之日,必当妥善安排,不负所托。。。"
甄宓读至此处,脸上不禁泛起微霞。芳竹在一旁看得分明,忍不住又打趣道:
"小姐的脸怎么红了?莫不是袁公子在信里说了什么体己话?"
"休要胡猜。"甄宓轻嗔,却将信笺小心折好,收入袖中。
她何等聪慧,自然明白这"妥善安排"所指为何。但随即,一股更深的感动涌上心头。
她早就听闻袁熙死于匈奴埋伏,也隐约猜到其中或有蹊跷,但她仍不敢信是袁铭的手笔。
首到此刻,看到袁铭这隐晦的暗示,她才真正确定,他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她行此险招!
她自是不知道,其实袁铭也是情势之下,顺水推舟而己。否则他也不敢如此行事,毕竟那可是袁绍亲子。
"芳竹。"
甄宓定了定神,轻声唤道,"并州那件事,处理得如何了?"
芳竹这才收起玩笑神色,低声道:"女郎放心,己经彻底封了口。参与勘探的人都安置妥当了,绝不会走漏风声。"
她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女郎,既然发现了铁矿,为何不献给袁州牧?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灭族之罪。。。"
"因为这是我的嫁妆。"甄宓轻声打断,脸上微热。
芳竹会意地点头,又问道:"那女郎吩咐招揽铁匠、增派往河北以外的商队,也是要助袁公子一臂之力?"
甄宓轻轻颔首,走到窗前望向北方:
"他在前方征战,我在后方总要为他做些什么。商队往来各地,既能互通有无,也能。。。"
她顿了顿,声音渐低:"也能探听各方动静。幽州、兖州、徐州。。。这些地方的军政消息,若能提前知晓,对他必有助益。"
芳竹恍然大悟:"所以女郎才要商队多留意各地消息。"
"记住。"
甄宓转身,神色郑重,"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商队明面上还是以经营为主,打探消息要做得不着痕迹。"
"女郎放心。"
芳竹郑重应下,随即又忍不住笑道,"袁公子若是知道女郎这般为他筹谋,不知该有多感动。"
甄宓轻抚袖中的信笺,眼中闪烁光芒:
"他既敢为我行险,我自然也要为他筹谋。这商队网罗消息,铁矿储备军资,将来都是他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