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风水大师李淳风的故事 > 第 16 章 下山历练遇灾民潮(第1页)

第 16 章 下山历练遇灾民潮(第1页)

春风刚吹绿了静云观外的柳枝,玄机子就把淳风叫到了跟前。

彼时淳风正在观星台整理天文仪器,铜制的圭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听到师父的召唤,他快步跑下山,衣角还沾着几片未融的残雪。

“师父,您找我?”淳风站在玄机子面前,微微喘气。这两年师父身体好了些,可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坐在藤椅上,手里还握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拂尘。

玄机子点点头,指了指旁边的竹凳:“坐。有件事,要托付给你。”

淳风坐下,心里泛起一丝不安。师父很少用这样郑重的语气说话,难道是观里出了什么事?

“你入观己西年,天文、历法、风水、观气术都学了七八分,”玄机子缓缓开口,目光落在院外抽芽的桃树上,“总在观里待着,学不到真东西。我想让你下山历练一番。”

“下山历练?”淳风猛地抬头,眼睛亮了起来。他早就想看看山外的世界了,可又怕师父身子不适,一首没敢提。

“对,下山。”玄机子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淳风,“泾阳县一带,近来天象异常,恐有灾祸。你去看看,能帮就帮。记住,历练不是游山玩水,是要在人间烟火里悟真道。”

淳风接过纸条,上面写着泾阳县的方位和几句叮嘱。他紧紧攥着纸条,用力点头:“师父放心!我一定不负您的嘱托!”

玄机子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递给淳风:“这里面是些盘缠和干粮,还有一本《青乌子风水经》的手抄本,你带着,或许能用得上。”

“谢谢师父!”淳风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西年前刚入观时,自己还是个怯生生的孩子,如今己经能独当一面下山历练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淳风就收拾好了行李。他穿着师父给的青色布衫,背着布包,站在观门口,朝着玄机子的房间深深鞠了一躬。

“师父,弟子走了!”淳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不知道这次下山要多久,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可他知道,自己必须走这一趟。

玄机子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带着一丝沙哑:“路上小心!遇事多思,莫要冲动!”

“弟子记住了!”淳风应着,转身踏上了下山的路。

山路崎岖,晨雾还没散,像一层薄纱裹着山林。淳风踩着露水,一步一步往下走。路边的野花刚开始绽放,粉的、白的,点缀在绿草丛中,好看极了。可他没心思欣赏,心里满是对泾阳县的担忧。

走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淳风终于看到了山下的村庄。可他没看到炊烟袅袅的景象,反而看到了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人,背着破旧的包袱,牵着孩子,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这是怎么了?”淳风心里纳闷。他拦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拱手问道:“老丈,请问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人抬起头,脸上满是愁苦,叹了口气:“唉!小伙子,你是外地来的吧?泾河泛滥,淹了咱们的村子,只能去县城逃荒了!”

“泾河泛滥?”淳风心里一紧,“什么时候的事?淹了多少村子?”

“就三天前,一场大雨过后,泾河就涨水了,”老人摇着头,眼里满是绝望,“下游的三个村子都被淹了,粮食、房子,全没了!好多人都没来得及跑出来……”

淳风的心里沉甸甸的。他想起师父说的“天象异常,恐有灾祸”,原来竟是泾河泛滥!

“老丈,我能跟你们一起去县城吗?或许,我能帮上忙。”淳风说。他学了这么久的风水、水利知识,说不定能找到治水的办法。

老人愣了一下,看着淳风年轻的脸,有些怀疑:“小伙子,你能帮什么忙?连官府的人都没办法,只能看着水涨!”

“老丈,您先别灰心,”淳风笑着说,“我略懂些水利知识,去看看情况,说不定能找到治水的法子。”

旁边的几个灾民听到这话,也围了过来。一个中年汉子皱着眉头说:“小伙子,你可别吹牛!这水这么大,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没吹牛,”淳风认真地说,“你们要是信我,就带我去河边看看。要是我找不到办法,再去县城也不迟。”

灾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犹豫。他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要是真有人能治水,那再好不过了。

“好!我信你!”一个年轻妇女站了出来,她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眼里满是期待,“我带你去河边!要是你能治好水患,我们全村人都谢谢你!”

淳风跟着灾民们,朝着泾河的方向走去。夜色渐浓,路上一片漆黑,只有偶尔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和灾民的叹息声。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走近一看,泾河的水浑浊不堪,像一条咆哮的巨龙,冲刷着河岸,岸边的庄稼、树木,全被淹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屋顶露在水面上。

“这水也太大了!”淳风忍不住感叹。他蹲下身,摸了摸岸边的泥土,又看了看水流的方向,眉头皱了起来。

“小伙子,怎么样?能有办法吗?”那个年轻妇女急切地问。

淳风站起身,朝着河对岸望去。月光下,他能看到远处有一道堤坝,可那堤坝好像有些不对劲。

“老丈,请问那道堤坝,是什么时候修的?”淳风指着对岸的堤坝问。

老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说:“那是去年官府组织修的,说是为了防洪。可没想到,这次大雨,还是没挡住……”

淳风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些头绪。他又沿着河岸走了一段,仔细观察着地形,嘴里小声念叨着:“坤位属土,土虚则堤不固……这里的堤坝,正好修在坤位上!”

“小伙子,你说什么?什么坤位、土虚?”一个灾民疑惑地问。

“这是风水上的说法,”淳风解释道,“坤位属土,是堤坝的吉位,可这里的土壤太松软,也就是‘土虚’,根本承受不住洪水的冲击。而且,我看上游的水流有些湍急,好像有东西挡住了水流,导致水位上涨得更快!”

“有东西挡住水流?”灾民们都愣住了,“我们怎么没看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