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另一支侦察小队在科罗拉多河下游的一处偏僻河段,发现了一个防御薄弱点——这里的美军只有一个班的兵力负责守卫,河岸上没有布设地雷,河面上也没有巡逻艇。小队长大卫立刻用相机拍下现场画面,传回指挥部:“此处河面较窄,水流相对平缓,适合架设浮桥,美军防御薄弱,建议将此处作为主要强渡点之一。”
经过三天的侦察,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终于摸清了美军的防御部署:美军在科罗拉多河沿岸共设置了8个主要防御阵地,其中上游的尤马地区防御最为严密,下游的偏僻河段防御相对薄弱;水下共布设了300余枚水雷,主要集中在主流河段;美军的巡逻艇主要在中游地区活动,下游河段巡逻较少。哈桑根据侦察结果,制定了强渡方案:以下游偏僻河段为主要强渡点,上游尤马地区为次要强渡点,同时发起进攻,分散美军的兵力;强渡前,先用集团军的重炮与空中力量摧毁美军的火力点,再派工兵清理水下的水雷与河岸上的地雷,最后组织步兵乘坐冲锋舟强渡。
第五节:强渡科罗拉多河——血色河面的冲锋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科罗拉多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的强渡行动正式开始。首先发起攻击的是集团军的重炮旅,24门155毫米榴弹炮对着美军的防御阵地开火,炮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划破夜空,落在美军的机枪碉堡与迫击炮阵地上。“轰隆!轰隆!”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美军的碉堡被逐一炸毁,里面的美军士兵来不及逃跑,就被埋在了废墟之下。
与此同时,五架喷气式战斗机也飞抵战场,对着美军的巡逻艇发起攻击。战机发射的导弹精准命中巡逻艇,巡逻艇瞬间燃起大火,很快就沉入河底。美军的防空部队立刻发起反击,防空导弹朝着战机飞去,但战机凭借灵活的机动性,轻松躲避了导弹的攻击,随后对着防空导弹阵地投下炸弹,将其彻底摧毁。
上午七点,炮火打击结束,美军的大部分火力点己被摧毁。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的工兵师立刻出动,分成两个分队,分别前往下游主要强渡点与上游次要强渡点,清理水下的水雷与河岸上的地雷。下游分队的工兵们乘坐冲锋舟,将水下探测设备放入河中,根据设备显示的位置,用潜水员将水雷逐一拆除;上游分队则用扫雷机器人清理河岸上的地雷,为步兵强渡开辟通道。
上午八点半,水雷与地雷清理完毕。哈桑对着通讯器下令:“各步兵师注意,发起强渡!”下游主要强渡点的第1山地步兵师率先行动,300艘冲锋舟载着士兵们,朝着河西岸快速驶去。冲锋舟在河面上穿梭,士兵们趴在船上,举着步枪,警惕着河西岸的美军动向。
美军第3步兵师的残部早己躲在河西岸的岩石后面,当联盟军的冲锋舟行驶至河面中央时,美军突然发起攻击,密集的子弹朝着冲锋舟射来。一艘冲锋舟被击中,船身出现一个大洞,河水瞬间涌入船舱,冲锋舟很快就沉没,船上的五名士兵落入水中。“救人!”旁边冲锋舟的士兵立刻伸出援手,将落水的士兵拉上自己的船,但仍有两名士兵被美军的子弹击中,沉入河底。
“用火箭筒反击!”第1山地步兵师师长卡里姆下令,士兵们立刻拿出火箭筒,对着美军藏身的岩石发射火箭弹。火箭弹在岩石上爆炸,美军的进攻暂时被压制。冲锋舟趁机加快速度,朝着河西岸驶去。
上午九点,下游主要强渡点的第一批士兵成功登上河西岸,迅速构筑临时滩头阵地。美军见状,立刻抽调兵力进行反击,试图将联盟军赶回河中。双方在河岸地带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士兵们在岩石与沙丘之间穿梭,子弹与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士兵穆罕默德举着步枪,对着美军士兵连续射击,一名美军士兵被击中,倒在地上。就在穆罕默德准备更换弹匣时,一名美军士兵从侧面冲过来,对着他举起了刺刀。穆罕默德反应迅速,立刻转身,用枪托对着美军士兵的头部砸了一下,美军士兵疼得大叫,松开了手中的刺刀。穆罕默德趁机捡起刺刀,对着美军士兵的胸口刺去,美军士兵惨叫一声,倒在沙滩上,鲜血很快染红了周围的砂石。
与此同时,上游次要强渡点的第2山地步兵师也成功登上河西岸,但遭遇的抵抗更为激烈。美军第3步兵师师长霍华德亲自坐镇上游阵地,带着精锐部队发起反扑,试图切断联盟军的滩头阵地与河东岸的联系。“守住阵地!绝对不能让美军把我们赶回去!”第2山地步兵师第3团团长欧文大喊,士兵们纷纷趴在沙滩上,用步枪与美军展开对射。
一名美军士兵扛着反坦克火箭筒,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对着联盟军的滩头阵地发射火箭弹,一枚火箭弹落在士兵中间,“轰隆”一声,三名士兵当场牺牲。欧文立刻让两名火箭筒手反击,火箭弹精准命中美军的火箭筒小组,巨石被炸开一个大洞,美军士兵全部阵亡。
经过两个小时的拉锯战,联盟军在科罗拉多河西岸的两个滩头阵地终于稳固下来,后续的步兵与装备源源不断地通过浮桥渡河。哈桑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对着通讯器下令:“各师迅速向纵深推进,目标尤马地区,尽快与东线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第六节:尤马争夺战——沙漠中的后勤线较量
尤马地区位于科罗拉多河下游西岸,是加州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南线防御的核心据点——这里不仅有美军的补给仓库,还控制着通往加州腹地的公路,一旦被联盟军攻占,美军南线的补给线将被彻底切断。因此,美军第3步兵师残部在霍华德的带领下,全部退守尤马地区,依托城市的建筑物与周边的沙漠地形,构建了密集的防御体系。
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在稳固滩头阵地后,立刻兵分两路,第1山地步兵师沿着公路向尤马市区推进,第2山地步兵师则从沙漠中迂回,绕到尤马地区的后方,切断美军的退路与补给线。
第1山地步兵师在推进至尤马市区外围时,遭遇了美军的顽强抵抗。美军在公路两侧的废弃工厂与加油站里设置了火力点,用重机枪与迫击炮对着联盟军射击。士兵们乘坐步兵战车,沿着公路缓慢前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连长托马斯带着士兵们,从废弃工厂的侧面迂回,冲进工厂内部,与美军展开近距离肉搏。一名美军士兵拿着刺刀,朝着托马斯冲过来,托马斯侧身躲开,同时用步枪对着美军士兵的腿部射击,美军士兵倒地后,托马斯上前一步,用枪托将其制服。
与此同时,第2山地步兵师在沙漠中迂回时,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沙漠中没有道路,车辆难以行驶,士兵们只能徒步前进,而且还要携带武器弹药与补给,体力消耗极大。更重要的是,美军在沙漠中部署了小股侦察部队,时不时会发起袭扰,试图拖延联盟军的推进速度。
士兵杰克背着沉重的背包,在沙漠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汗水早己湿透了他的作战服,喉咙干得快要冒烟。“班长,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尤马的后方啊?”杰克对着班长米勒问道,声音里满是疲惫。米勒看了一眼手中的地图,说道:“再走两个小时就能到美军的补给仓库了,坚持住,只要切断他们的补给,美军就撑不了多久了。”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枪声,几名美军侦察兵从沙丘后面冲出来,对着联盟军士兵射击。“有敌人!快找掩护!”米勒大喊,士兵们立刻躲到沙丘后面,举枪反击。美军侦察兵人数较少,很快就被击溃,一名美军士兵被俘虏。米勒从俘虏口中得知,美军的补给仓库就在前方五公里处,由一个连的兵力负责守卫。
两个小时后,第2山地步兵师抵达美军补给仓库附近。仓库周围有铁丝网与机枪碉堡,美军士兵正在仓库里搬运物资。“发起进攻!摧毁补给仓库!”米勒下令,士兵们分成小组,朝着仓库的不同方向冲过去。火箭筒手对着机枪碉堡发射火箭弹,碉堡被炸毁后,士兵们冲进仓库,与美军守卫部队展开激战。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战斗,联盟军成功攻占补给仓库,烧毁了美军的大量物资,切断了美军南线的补给线。
失去补给的美军第3步兵师士气大跌,抵抗力度明显减弱。第1山地步兵师趁机发起猛攻,于当天傍晚攻克尤马市区,美军师长霍华德在战斗中被击毙,剩余的美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第七节:塞拉斯山脉——山地突击的艰难突破
东线的第11重型装甲集团军在打通死亡谷峡谷后,推进至塞拉斯山脉东麓。塞拉斯山脉海拔超过2000米,山脉陡峭,山路狭窄,“泰山”重型坦克在山地中难以施展,只能停在山脚下待命,进攻任务全部交给了集团军下辖的第3摩托化步兵师与配属的山地作战分队。
美军第40步兵师与第1骑兵师残部,依托塞拉斯山脉的地形优势,在山顶与山腰处构筑了防御工事——山顶设置了迫击炮阵地,山腰则部署了机枪碉堡与狙击手,还在山路上布设了地雷与滚石,试图将联盟军阻挡在山脉之外。
第3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彼得将部队分成多个登山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登山镐、防滑冰爪与便携式迫击炮,从山脉的不同地段同时发起进攻。士兵们背着轻便的装备,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山顶的美军迫击炮不断朝着山路上发射炮弹,滚石顺着山坡滚落,给联盟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登山小组长大卫带着队员,沿着一条隐蔽的山涧向上攀登。山涧两侧的岩壁光滑,士兵们只能用登山镐凿出落脚点,一步步向上爬。爬到半山腰时,山顶突然滚落一块巨大的岩石,朝着队员们砸过来。“快躲开!”大卫大喊,队员们立刻紧紧贴在岩壁上,岩石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砸在山涧底部,发出“轰隆”的巨响。
好不容易爬到山腰,美军的机枪碉堡突然发起攻击,密集的子弹朝着队员们射来。一名队员被击中手臂,鲜血首流,只能暂时退出战斗。“用迫击炮反击!”大卫下令,队员们立刻架设便携式迫击炮,对着山顶的迫击炮阵地发射炮弹。炮弹落在山顶,虽然没有完全摧毁迫击炮阵地,但暂时压制了美军的进攻,队员们趁机继续向上攀登。
山顶的美军狙击手也给联盟军造成了很大麻烦,一名正在攀登的队员被狙击手击中,从山坡上摔了下去,当场牺牲。“找到狙击手的位置!”大卫对着观察手喊道,观察手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山顶的动静,终于发现狙击手藏在一块巨石后面。大卫立刻让一名狙击手上前,狙击手拉着绳索,在岩壁上缓慢移动,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后,扣动扳机,子弹精准地击中美军狙击手的头部,美军狙击手从山顶掉了下来。
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攀登与战斗,联盟军终于登上塞拉斯山脉山顶,摧毁了美军的迫击炮阵地,控制了山脉的制高点。随后,士兵们沿着山顶的山路,朝着山脉西侧推进,为山脚下的坦克部队开辟了一条山间通道。当“泰山”重型坦克沿着通道驶下山脉时,联盟军终于突破了塞拉斯山脉的防线,距离加州东部重镇弗雷斯诺仅50公里。
第八节:美军反扑——内线优势的最后挣扎
联盟军在东、南两线相继突破防线后,美军西部战区司令部终于意识到,加州的防线己岌岌可危。为阻止联盟军继续推进,美军司令威尔逊决定动用最后的预备队——从加州腹地调来的第7步兵师,以及从太平洋舰队抽调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一部,共约5万人,分别对东线的塞拉斯山脉西侧与南线的尤马地区发起反扑,试图将联盟军赶回东部沙漠与科罗拉多河东岸。
东线方面,美军第7步兵师趁着联盟军刚突破塞拉斯山脉、立足未稳之际,发起猛烈反扑。美军士兵依托弗雷斯诺外围的农田与果园,构建了临时防御工事,同时出动坦克与装甲车,朝着联盟军的阵地发起冲锋。第11重型装甲集团军的“泰山”坦克立刻展开反击,双方在弗雷斯诺外围的开阔地带展开了激烈的坦克对决。
坦克连长伊万驾驶着“泰山”坦克,在农田中灵活机动,避开美军坦克的攻击,同时寻找反击机会。一辆美军坦克从果园中冲出,主炮对准伊万的坦克,伊万立刻启动烟雾弹发射器,烟雾笼罩坦克后,他迅速调整方向,绕到美军坦克的侧面,主炮开火,炮弹精准命中美军坦克的装甲,美军坦克瞬间燃起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