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穿越大明朱标 > 第48章 徐寿辉之死陈友谅称帝(第1页)

第48章 徐寿辉之死陈友谅称帝(第1页)

就在花云战死沙场、太平城被敌军如潮水般攻破之际,整座城池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而此刻,位于城中花云府邸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一位身披厚重盔甲的将领正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地对着他面前的一位妇人诉说着什么。这位妇人身着素衣,面容憔悴但神情坚毅,身旁还站着一名侍女,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

只见那妇人静静地聆听完将领所言之后,脸上流露出一丝决绝之色,她目光坚定地凝视着眼前的将领,缓缓开口道:“孙将军,不必再多言了。我的夫君为保此城已壮烈捐躯,我又怎能苟且偷生?我自然是要随着他一同生死相随!”

那位将领闻言,不禁微微动容,但他深知这妇人的决心已定,无法轻易改变。他无奈地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对着妇人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也不再强求。夫人,请多多保重!”话音刚落,他猛地转身,手提长刀,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毅然走出了府邸。

随着孙将军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那妇人轻轻地抚摸着幼子稚嫩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然而,她心中对于亡夫的深情和忠诚早已超越了一切,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原来眼前这位神色凄然的妇人正是花云的结发之妻郜氏,而站在其身旁、一脸悲戚之色的则是随她一同嫁入花家的陪嫁丫鬟孙氏。此时,那个安静地躺在孙氏怀里熟睡着的小男孩,正是花云和郜氏唯一的骨血。

郜氏静静地凝视着自已心爱的儿子,眼眶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她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儿子那的脸颊,仿佛想要将这份温柔与母爱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头。

过了片刻,郜氏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转过头来,面对着孙氏,声音略微有些沙哑但却坚定无比地说道:“小孙啊,你自打进了我们花家门起,就一直在我身边伺候着,算起来已有好些个年头了。如今,我最后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你能带着这个孩子好好活下去。我的夫君已然战死沙场,身为他的妻子,我又怎能苟且偷生?所以,只能拜托你了……”说到这里,郜氏已是泣不成声,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继续说道:“还望你一定要照顾好孩子,让他平安长大。这一路上想必会困难重重,但只要你们坚持下去,总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辛苦你了,小孙!”

话音刚落,郜氏便不再犹豫,猛地转过身去,步伐踉跄却异常坚决地朝着井口走去。只见她纵身一跃,如同一朵凋零的花朵般直直坠入深井之中,只留下那回荡在空中的决绝之声和孙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响彻整个庭院。

随后孙氏便带着那小男孩趁着陈友谅大军还没进城便偷偷的逃出了太平城。。。。。。。

陈友谅站在城外高地上,遥望着太平城那高耸的城墙,心中满是得意与兴奋。随着最后一名守城敌军倒在血泊之中,他大手一挥,身后如潮水般汹涌的大军立刻向城门涌去。马蹄声、喊杀声响彻云霄,震得地动山摇。

很快,陈友谅率领着胜利之师冲入了太平城。他骑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紧接着,他迅速下令派出一队队精锐士卒,仔细巡查城内各个角落,以防有残余的守军藏匿其中。

在确定城中再无敌人威胁之后,陈友谅决定在此驻扎休整。接下来的几日里,太平城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氛围当中。一方面,陈友谅不敢掉以轻心,派遣大量军队在城池周围布防,时刻警惕着朱元璋可能发起的进攻;另一方面,他又开始大肆在城内征召士兵和征集粮食。

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却给城内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被迫交出自已辛辛苦苦积攒的粮食,年轻力壮的男子也不得不离开家人,投身军旅。面对这种情况,百姓们怨声载道,对陈友谅的愤恨之情日益增长。但他们手无寸铁,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此时的陈友谅变得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起来,心中那股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欲望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烧得愈发旺盛。他再也不满足仅仅当个汉王这么简单了,他渴望更高的尊位与更大的权势。

没过几天,一则消息传到了陈友谅耳中:位于采石的宫殿已然快要竣工!听到这个消息后的陈友谅兴奋不已,当即便率领自已麾下的大批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采石进发。至于太平城,则被他安排给了得力干将于光负责驻守。

待陈友谅终于踏入采石那座崭新且宏伟壮丽的宫殿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瞬间涌上心头。他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尽情享受着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奢华与荣耀。每一处精美的装饰、每一件珍贵的摆设都令他陶醉万分。

然而,就在陈友谅沉浸在这份得意之中没多久,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是时候该请徐寿辉来一趟采石了。毕竟有些重要之事,必须要当面向这位名义上的领袖汇报才行。于是乎,陈友谅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往江州,请徐寿辉速速前来采石一聚。

数天之后,徐寿辉一路奔波终于抵达了采石这个地方。消息很快传到了陈友谅那里,他听闻此事后,当机立断地派遣手下前去迎接徐寿辉,并邀请其来到宫殿之前。

待到徐寿辉如约而至时,只见陈友谅早已等候在此处。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陈友谅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和欢迎之意,而是面无表情地转过头来,冷冷地凝视着徐寿辉,一语不发。这种异常的氛围让徐寿辉瞬间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冷场,徐寿辉有些心慌意乱,但还是强作镇定,连忙开口打破僵局:“陈友谅啊!你究竟想要干什么?难道时至今日,你仍旧不知足吗?”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着,显然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四周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吹过耳畔。

终于,在令人窒息的沉默持续了好一会儿之后,陈友谅才缓缓张开嘴巴,语气平淡却又透着无尽的冷酷无情:“陛下呀!事到如今,留下您已然没有任何用处了。所以……只能对不住您啦!我必须要送您上路了。”

话音未落,他竟伸出右手,做出一个抹脖子的手势,仿佛真的要当场处决徐寿辉一般。

徐寿辉听到这番话语后,脸色瞬间变得如同死人一般惨白,毫无血色。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踉跄着退了两步,仿佛遭受了一记沉重的打击。紧接着,一股凄凉悲怆的情绪涌上心头,他张开嘴巴,声音颤抖而又凄厉地高声呼喊起来:“陈友谅!哈哈哈哈……你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陈友谅听闻徐寿辉此言,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冷笑。他嘲讽地回应道:“陛下啊,您就不要再逞强嘴硬啦!难道您还天真地认为自已会有机会亲眼目睹我的失败吗?实话告诉您吧,今天就是您的末日!”说完这些话,陈友谅微微抬起手来,向身旁的手下们做了一个示意的动作。那些手下心领神会,立刻迈步向前逼近徐寿辉。

而此时的陈友谅却毫不在意地转过身去,似乎根本不想再多看一眼即将发生的惨状。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清脆的“咔嚓”声骤然响起,令人毛骨悚然。徐寿辉的首级已经被陈友谅的手下无情地斩下,并高高地提在了手中。鲜血从断颈处汩汩流淌而出,染红了地面。

陈友谅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当感觉到身后再没有任何动静之后,他才缓缓转过身子。目光冷漠地扫过那提着徐寿辉首级的手下,用冰冷至极的语气下达命令道:“把这徐寿辉的尸首给我扔到荒郊野外去,让野兽啃食干净,不得留下半点痕迹!”

随后,只见他神色匆匆地唤来一名亲信,压低声音向其吩咐了一番之后,便让此人快马加鞭地前去通知邹普胜以及张定边着手准备登基相关事宜。没过多久,邹普胜和张定边二人便匆忙赶到。

邹普胜刚一站定,脸上就露出了一抹难以掩饰的为难之色,他上前一步抱拳施礼,言辞恳切地劝说道:“大王啊!虽说眼下咱们已经成功除掉了徐寿辉这一阻碍,但是那朱元璋的势力可是对我们虎视眈眈呢!在这样的局势下贸然选择登基称帝,会不会显得太过仓促了些?如此行事恐怕会失去民心啊!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呐!”

然而,陈友谅听了这番话却是不以为意,他猛地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得周围众人耳膜嗡嗡作响。笑罢,他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哼!本王如今手中握有重兵强将,又占据着众多坚城要隘,难道还会惧怕那区区一个朱和尚不成?量他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说这话时,陈友谅眼中闪烁着自信而狂妄的光芒,仿佛天下已然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数天之后,在采石那座宏伟的大殿之上。陈友谅身着华丽龙袍,步伐稳健地登上了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在他的身旁,文臣武将们整齐排列,他们脸上洋溢着崇敬与喜悦之情,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一阵激昂的鼓乐之声响起,整个大殿顿时陷入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陈友谅缓缓转身,面向下方的群臣,眼中闪烁着自信和威严的光芒。紧接着,邹普胜高声宣读诏书,正式宣布陈友谅登基称帝,国号定为“汉”,并改年号为“大义”。

此时,群臣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陈友谅面带微笑,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然后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即位演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