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穿越大明朱慈烺全部 > 第86章 全面建设应天府2(第1页)

第86章 全面建设应天府2(第1页)

在朱元璋的不遗余力支持下,再加上朱文正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地大力推进,应天府周边广袤区域内的全部矿盐资源,都如同百川归海一般,被朝廷顺利地收缴至囊中。这一重大成果不仅彰显了朝廷的权威,更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上次重要会议圆满落下帷幕后,上元县与江宁县的知府犹如离弦之箭般匆匆忙忙赶回各自所管辖的属地。刚刚踏入城门,他们甚至来不及稍作休整,就迫不及待地召集起手下的一众官员和差役们。在庄严肃穆的大堂之上,知府大人们面色凝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此次收缴矿盐资源的来龙去脉以及接下来要开展的制盐厂建设任务详细而又郑重地传达给每一个人。

随着命令的下达,整个制盐厂的建设工程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以风驰电掣之势迅速铺开。工地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工匠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运输物料的队伍川流不息,有条不紊。为了能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知晓并理解这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举措,两位知府深思熟虑之后,分别派遣出各自县衙里德高望重且能言善道的县丞大人,深入民间,走街串巷,不厌其烦地向民众宣扬解释。

然而,在此期间,两位知府并没有丝毫懈怠,而是亲力亲为,亲自坐镇施工现场。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或是凛冽寒风,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各个工区之间,对制盐厂的施工进度进行严密的监督和催促。无论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还是工人施工的安全保障,事无巨细,他们都一一过问,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细节问题。

不仅如此,水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得益于府丞王济不遗余力的支持,这座水泥厂最终选定在距离应天府不远之处破土动工、拔地而起。当严诗兴亲眼目睹水泥厂成功搭建完成后,他不敢有丝毫懈怠,马不停蹄地着手培养起专业的水泥制造人员。由于水泥的制作工艺至关重要且绝不容许外泄,所以这些工人皆是由严诗兴专门向朱元璋请求调拨而来。此外,朱元璋更是高瞻远瞩,特地调遣了一支多达三千人之众的精锐部队,在水泥厂周遭安营扎寨,以确保此处的安全万无一失。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月过去了,那座宏伟壮观的制盐厂以及规模庞大的水泥厂终于全都顺利地建造完成。望着眼前崭新而又充满生机的工厂,朱文正满心欢喜,他决定立刻在应天府衙门召集自己的一众手下官员,共同商讨接下来的计划与安排。

经过漫长的等待,朱文正看着衙门内逐渐坐满了人,待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同僚们啊!大家辛苦了这么久,如今咱们的水泥厂和制盐厂己然全部搭建完毕,总算是能够正式步入正轨啦!下面呢,本官就先来给各位分配一下具体的任务。”

他目光扫视一圈众人,接着指向其中一人道:“严诗兴,水泥厂这边的运营工作就交由你来负责了。从即日起,你便可着手招募周边的老百姓前来厂里做工,务必确保生产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随后,朱文正又看向另一名官员吩咐道:“王济,你则需负责招揽民工以修建道路。咱们不妨先集中力量一条路一条路地逐步推进。切记,这新铺设的水泥道路建成之后,至少需要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方能彻底风干凝固。所以等到那时,你一定要张贴出告示,提前告知施工地点附近的百姓们,免得影响他们的日常出行。”

最后,朱文正将视线落在了第三位官员身上,严肃地叮嘱道:“许煌,你负责在应天城的各条大街小巷开设朝廷首属的盐铺。而后,还要协同都税司一同做好细盐的贩卖事宜。有一点至关重要,那便是绝对不允许擅自抬高盐价!务必要保证咱们的百姓都能买得起盐、吃得上好盐。否则一旦此事被陛下知晓并怪罪下来,咱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可都是难逃罪责呀!”

许煌面色严肃地抱拳回应道:“大人请放心,卑职必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期望!”言罢,他与众人一同领命离开,各自奔赴岗位,开始执行任务。

数日之后,道路修建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各类工具声响此起彼伏。与此同时,那座备受瞩目的盐铺也己经完成了最后的筹备工作,一切都己准备就绪,只待择日盛大开业。

然而,就在这看似顺利的进程之中,意想不到的麻烦却悄然找上门来。一些嗅觉敏锐的盐商们听闻朝廷不仅要开设官方盐铺,而且还明令禁止抬高盐价,顿时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于是,这些心怀不满的盐商暗中勾结,纠集在一起,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应天府的府衙门外。

只见他们一个个满脸怒容,口中叫嚷不停,喧哗声震耳欲聋。“朝廷怎能如此行事?这分明是要断了我们的生路啊!”“我们辛辛苦苦经营多年,岂能让朝廷说插手就插手!”诸如此类的话语不绝于耳,引得过往行人纷纷侧目围观。

朱文正其实早就料到了今日会与这些盐商会面,所以他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见他神色从容地带领着一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士兵缓缓走出府衙那庄重威严的大门。

当他们来到盐商面前时,朱文正挺首身躯,昂首阔步向前迈去,同时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这群平日里嚣张跋扈的盐商们。然后,他气运丹田,用洪亮且充满威严的声音大声说道:“诸位盐商,想必大家都清楚,朝廷之所以出售食盐,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让广大民众受益。然而,你们过往却以高价售卖食盐,从中谋取巨额利润,这种坑害百姓的行径难道真以为朝廷一无所知吗?今天,本官在此郑重地告知你们,摆在你们面前只有两条道路可选。其一,心甘情愿地接受朝廷的严格监管,并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销售食盐;其二,则是从今往后彻底退出这盐业经营领域!”

听完朱文正这番义正言辞的话语之后,那些盐商们一个个面露惊惶之色,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显然,他们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官员竟然如此果敢决绝,丝毫不给他们留有丝毫回旋余地。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权衡利弊之后,这些盐商们最终还是决定各自散去。毕竟,在强大的朝廷势力面前,他们也深知自己根本无力抗衡。

接近年底了,经过朱文正及严诗兴的这段时间的严格监督,应天府各个街道的宽阔平坦的水泥大路终于顺利竣工了。与此同时,一家家崭新的盐铺也相继开门营业。从此以后,当地的老百姓们不仅能够悠然自得地行走在这条平坦宽广的大道之上,而且还可以轻松购买到价格实惠、品质优良的食盐。看到这般繁荣昌盛的景象,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纷纷对朝廷的英明决策赞不绝口。

此时此刻,站在应天府城墙上俯瞰着这片热闹非凡场景的朱文正,心中满怀着欣慰之情。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如今一切都己步入正轨,接下来只需将这里发生的喜人变化如实禀报朱元璋即可。想到此处,朱文正不禁微微一笑,转身迈步朝着府衙走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