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大明神医 > 第71章 江宁试点起波澜 田亩之争暗潮生(第1页)

第71章 江宁试点起波澜 田亩之争暗潮生(第1页)

旨意下达,试点启动。来自研究院和格物学堂的首批三十名学员,带着标准钢尺、算盘和厚厚的空白鱼鳞册,在一队东宫侍卫的护送下,沉默地进入了江宁县地界。

县令周文远带着县衙一众属官在界碑处迎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为难。

“诸位上差辛苦,下官己备好薄酒……”

带队的是个名叫陈实的年轻学子,面容还带着些许稚嫩,眼神却沉静。他打断周县令的客套,开门见山:“周大人,公务要紧。请即刻安排我等入住驿馆,明日清晨,便开始丈量城东李家庄。”

周文远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恢复如常:“是是是,上差勤勉,下官佩服。只是……这李家庄,情况有些复杂,庄主李老太公年高德劭,在乡间颇有声望,是否容下官先去沟通一二,以免惊扰?”

陈实看着周文远:“陛下旨意,清丈天下田亩,莫非李家庄不在天下之内?沟通自然要沟通,但丈量,必须如期进行。有劳周大人安排向导即可。”

周文远眼底闪过一丝阴霾,低头称是。

次日,丈量开始。过程比预想的更不顺利。

李家庄的佃户们被庄头领着,远远看着这群官差,眼神里满是警惕和茫然。田埂地头,总有几个穿着体面的“乡老”来回踱步,看似关心,实为监视。

学员们三人一组,拉尺、记录、复核,一丝不苟。但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

“陈师兄,这块田的旧册记录是五十亩,但我们量下来,至少多了七亩三分。”一个学员低声报告,指着图纸上明显的出入。

陈实还没说话,旁边的庄头就凑了上来,陪着笑脸:“哎呦,几位小爷,这肯定是量错了。我们李家庄的地,几十年都是这个数,错不了。定是这新尺子……或者这地界石头挪了位?”

另一个“乡老”也踱过来,语气带着教训的意味:“年轻人,做事要谨慎。田亩之事,关乎民生,岂能儿戏?或许是你等看错了刻度?”

类似的情况,在不同的小组同时发生。旧册记录与实地测量总有或大或小的出入,而当地总有各种理由解释,试图模糊过去。

学员们谨记训诫,不争辩,只记录。所有数据,疑点,连同在场人员的对话,都被详细记入工作日志,每晚由快马送走。

消息很快传回金陵。

东宫偏殿,林奇和朱标看着每日送达的日志,脸色凝重。

“果然开始了。软抵抗。”朱标放下纸张,叹了口气。

“意料之中。”林奇点着日志上的记录,“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抗旨,便在细节上做文章,试图拖垮我们,制造错误,让清丈无法进行,甚至失去公信力。”

“先生打算如何应对?”

“按计划进行。”林奇语气平静,“数据有疑点的田亩,全部标记,暂不录入新册。请殿下以协理清丈的名义,发文应天府,调阅李家庄近三十年的粮税缴纳凭证、田契存底。我们要用他们自己的账册,堵他们的嘴。”

“好。”朱标点头,“孤这就去办。”

另一方面,江宁县的舆论战场也率先打响。

几个来自国子监的江南籍生员开始在茶楼酒肆“忧国忧民”。

“听说没有?江宁县那边,清丈的官差凶得很,量田根本不按老规矩,胡乱丈量,硬说乡绅人家多占了地!”

“这岂不是要逼得人家破人亡?听说还要加赋?”

“唉,朝廷这是不信我们江南士绅啊……”

流言蜚语,迅速在士子圈和民间扩散。

同时,一份由数十名“江宁耆老”联名上书的万言书,也通过通政司送到了御前。书中痛陈清丈扰民,胥吏横行,乡绅惶恐,请求陛恤民情,暂停试点。

朱元璋看着这份写得声情并茂、引经据典的万言书,冷笑一声,扔在一旁。“毛骧,江宁那边,真如这上面所说?”

毛骧躬身:“回陛下,东宫派出的学子,只负责测量记录,并无执法之权,亦无勒索之举。所谓扰民,目前查无实据。倒是地方乡绅,抵触情绪颇大。”

皇帝不再多问,但心中的天平越发倾斜。

压力也传到了朝堂上。几次常朝,都有官员旁敲侧击,询问江宁试点“民怨”之事,暗示应当缓行。

朱标和林奇顶住压力,不为所动。

热门小说推荐

御灵真仙
不问苍生问鬼神御灵真仙
...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寻宝神瞳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