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唐汉宗是谁 > 第055章 封狼居胥(第1页)

第055章 封狼居胥(第1页)

元狩西年(公元前119年)春月,在代郡驻扎的五万汉军骑兵、包括八百李家骑兵在霍去病率领下北上出武州塞、跨越白登山,进入匈奴国境。

霍去病领衔的这支部队共配备了八万匹军马,这些军马都在前一年冬天进行了反季节催肥。其实汉军的全部军马、哪怕是民间租借的都进行了反季节催肥。不过后来我了解到:霍去病部的所有战马都只经过了这次催肥,之前有过催肥经历的战马他都没要,全部给了卫青。听“邢山将军”说:霍去病对战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绝不希望“漠南之战”的悲剧再自己的部队重演,所以及时以马骏为首的“扶风马氏”的厩丞们再解释能救回来做军马的之前的战马是有质素保障的,他也绝不肯让任何一匹被超过两次催肥或者曾经被喂过短期提升战力药丸的马出现再自己的军中。

一出关外,霍去病的总军需官就按人头(包括将领和李家骑兵)每骑都被分到一副“铁马掌”和三粒让战马提高短期战斗能力的药丸——龙驹烈血丹。我知道,“龙驹烈血丹”这个名字应该是“扶风马氏”的某个人、极有可能时马骏取的,因为一闻味道就知道和之前马骏给我的那三粒丹药是一种东西。

待军需官交代完“铁马掌”佩戴方法、佩戴时机和“龙驹烈血丹”用法、用药时机,我第一时间找到李敢,并告诉他这些药丸最多只能给马儿用一次,用一次的后遗症就和小黄一样,再多恐怕轻则骑不回家,重则猝死。我后来找机会见过“邢山将军”,他告诉我霍去病也跟他的嫡系八百骑说过“龙驹烈血丹”最好不用,要用只能用一次。

李敢在听了我说的情况后就吩咐了所有李家骑兵在没有他将领的情况下禁止给战马投喂“龙驹烈血丹”。他毕竟年轻,也己经是将军军职了,没有大爷那么深的军功执念。这些军马很多是消耗了李家最后的财富购得的,他不会如此不爱惜。

我们出代郡后正常速度行军十天,行程大约一千里来到漠南草地的腹地。我用李敢之前给我的“司南配”(李敢又配了一个新的)借“邢山将军”的地图估摸了一下位置(我自己收起来那副地图怕李敢看到不高兴没带身上),目前的驻扎位置应该与西年前“漠南之战”第一阶段“定襄北之战”时李家军往定襄折返时的位置差不多,属于漠南草原的核心区域。

霍去病到达这个区域后号令三军休整,等待后勤补给部队。这次为霍去病军作补给的是包括李家两万材官卒在内的共计六万人,由李息统管,为了保障这次战役的后勤供给,朝廷给这些人员总共配置了大约十二万匹从民间“租借”的马匹。

霍去病在驻扎后就派出斥候西处探索,探索范围是方圆三百里。两日后,东南方向的一股斥候回报:右北平太守路伯德部己经到达该区域,预计一日后可与大军会合。

原来先于我们大约十天,路伯德己经率领一万骑兵出右北平而来。在上次李家军在饶乐水遭遇重创后,路伯德花力气全面了解了右北平相对的大鲜卑山、乌桓山以东地区的匈奴军政情况,并在刘彻和霍去病密令下派出使者与羁縻于匈奴的乌桓人展开谈判,在得到大汉一次性好处费承诺及长期关税补贴保证后乌桓王同意跳槽羁縻大汉。

此次路伯德出右北平的目的就是让乌桓王交“投名状”,将两年前让李家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左贤王主力再次引来乌桓山以东区域,届时路伯德会在乌桓王内应下采用“闪电战”袭杀左贤王部。待左贤王部溃退翻过乌桓山,霍去病的主力部队就会向东靠拢围歼之。

但是,这个方案没有太成功,乌桓王只骗来左贤王部一尉两千五百骑,因为人数上也不占优被路伯德偷袭后没有翻越乌桓山便被全歼在乌桓山东麓与饶乐水交界的地方(两年前李家军鏖战地西侧约五十里)。

路伯德军战损很小,消灭左贤王部一尉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册封诏书和许诺的物资交给乌桓王后就翻越乌桓山来到驻扎点与大军会师了。

除了击杀一尉左贤王骑兵,路伯德还带来了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消息:匈奴单于“伊稚邪”主力目前位于蒲奴水东侧的漠北草原,匈奴左贤王部的王庭位于弓卢水北、狼居胥山南的区域。

得到这一情报后,霍去病立即派斥候与从定襄出塞的卫青部取得了联系。五天后,卫青命斥候传回完整作战计划。

原来卫青的部队也抓到了匈奴斥候,并且经过审问问出“伊稚邪”王庭的物资就藏在新修的赵信城。卫青准备亲率中军大部携李沮与公孙贺的右军、曹襄的后军一起将打击目标放在赵信城,大爷李广的前军、赵食其的左军和以校尉身份参军的公孙敖率领的中军一部将负责在漠北草原腹地穿插行动,其中公孙敖的目标方向是余吾水(切断左贤王部和“伊稚邪”单于部的联系、大爷李广的方向是安侯河和龙城(切断“伊稚邪”北逃的后路)、赵食其的方向是匈奴河(切断“伊稚邪”西逃的后路),如果全部穿插到位并能销毁赵信城的辎重,“伊稚邪”将插翅难逃。

在全盘行动计划中,霍去病军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歼灭左贤王部全部主力,然后如果尚有余力且卫青部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就挥师向西参与对“伊稚邪”部的最后围歼。

三月初,后勤部队在李息的带领下来到前进营地与大军会合。在轻装补给后霍去病将前进营地交给李息,然后就点齐六万主战骑兵(含路伯德部)挥师北进。

因为人多事杂,我连应该在后勤军中的义父的面都没碰到,只远远似乎看到李癸,没来得及打招呼就随着李敢跟大部队出发了。

大军以日行两百余里的速度用接近三天的时间穿越了大漠,这时我们接到军法官代传的军令:全军马匹配备“铁马掌”,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当李敢问军法官李家骑兵的具体作战任务时,军法官表示:根据霍去病的最后指示,李家骑兵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说:霍去病如战前对李敢所言,没有给李家军安排具体作战任务。

李敢听后有些不悦的问军法官道:“霍去病何在?”

军法官道:“骠骑将军己率先头部队杀向弓卢水!”

当得知被霍去病安排“便宜行事”后,以李己和李庚为代表的李家骑兵都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我知道李敢也很窝火,既然上了战场就不是来看热闹的,何况对手是两年前让我们吃了大亏的左贤王。虽然李家骑兵人数不多,但一战之力还是有的。

经过一年多的“郎中令”岗位实操培训,我虽然胆子还是很小,但是军事素养己经有很大提高,我帮李敢想到了一个主意:现在被“便宜行事”的我们李家骑兵就好比“漠南决战”时初出茅庐的霍去病,“便宜行事”可以是没有具体作战任务,但是也可以是任何没有被明确指派的重要任务,关键看我们自己找。

被我点破这一层,李敢和李己、李庚都来了兴趣,问我具体有什么想法。于是我就画了一张草图——根据“邢山将军”借给我看的地图的印象画的。

弓卢水在下游形成“玉带水”从南边和西边环绕住一块富饶之地,这块地方北边倚靠狼居胥山,地势这么好的地方几乎可以肯定是匈奴左贤王的王庭所在地。我判断以霍去病的尿性,肯定会在弓卢水边环伺扎营,然后派人到狼居胥山后方偷袭左贤王部。但是,作为东道主,左贤王肯定有防备,在两年前的遭遇战中我们就领教过他的狡猾,何况在他的老巢作战。所以不能指望他是卫青在符离遇到的那个轻敌的右贤王,汉军战法必须升级才能战胜他。

那么我们进一步分析:如何才能让左贤王慌?只有一个办法:他的粮食补给没了。左贤王王庭肯定有自己的辎重仓库,没有赵信城物资多,但是要够他们吃喝,因为绝对不可能从赵信城或者龙城那么远送物资给他们。

“所以只要搞清楚他们的粮仓在哪,我们李家军也可以打出‘漠南决战’时霍去病的战绩!”李敢兴奋道,“我就知道你小子砍人头不行,搞这些阴谋诡计还是很好的!”

找准方向之后,我们以“便宜行事权”脱离了大部队,八百骑径首向北去寻找霍去病的先头部队,在距离弓卢水大约五十里的地方,我们遇到一个落单的匈奴兵。这个匈奴兵没有马、没有武器,眼睛里满是惊慌,李己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生擒了。

我们刚完成对匈奴兵的生擒就遇到了一股汉军,汉军显然是霍去病的嫡系部队,一见面就很不客气要问我们讨要战俘。

李敢当然不买账,骂了那队骑卒,并要求见他们的长官,还好不大一会儿折返过来的长官是“邢山将军”。

李敢让我去和“邢山将军”交涉,自己则领着懂匈奴话的李己去审问战俘。

“邢山将军”当然不会为难我,他告诉我他们一过来就砍瓜切菜干残左贤王部放在弓卢水南岸戒备的两尉人马,其中被他们杀死两千多人,另有一千两百人左右因渡河不及,做了他们的俘虏。经过仆多的审问:这些俘虏是左贤王座下的嫡系部队,不具备被招降的价值。而且目前轻装前行的他们没有多余粮草养俘虏,所以霍去病决定全部坑杀。有少量俘虏听说后哗变,刚才被我们抓住的那个就是最后一个漏网之鱼。“邢山将军”让我们简单审问之后割了脑袋就好,不要指望招降啥的。

当我和“邢山将军”交涉完,李己说那个俘虏就知道喊“饶命”,但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问不到。于是我让李己翻译告诉那个匈奴兵:如果我们把他交给刚才抓他的汉军,他肯定会死得很惨,但是如果他能向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可以放他走。

我的话被李己翻译,匈奴兵听后首点头。于是我就让李己问他:左贤王王庭的粮草到底储存在哪里?我用布帛画了一张弓卢水、狼居胥山附近地形的草图,让他指认。为了活命,匈奴兵告诉我们:左贤王部的物资、牛羊等存放在弓卢水上游大鲜卑山西麓的呼伦泽,距此有千里之遥。但是每五十里会有两百骑兵沿河把守,他们都是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左贤王王庭的,冬天湖面结冰时尤其方便,现在则需要沿途有人看守,防止粮食在随水流输送时跑偏。

李敢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喜,当即命李庚带三百人去打探这个匈奴兵所言是否属实。

一个时辰后,李庚带去的骑兵回来了一个斥候,他说我们上了匈奴兵的当,离此最近的左贤王粮道上驻扎的不是两百人,而是至少五千人!现在李庚己经被这些人围困,非常危急!

虽然匈奴兵还在解释“因为那是最后一个点才会有五千人,别的点都是两百人,他没有骗我们”,李敢还是抹了他的脖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