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地面技术团队根据“萤火虫”数据包中解析出的“相位屏蔽”原理,结合之前偏振粒子炮扰动空间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紧急方案:开发一种“空间粘滞场发生器”。
这种装置并非首接攻击,而是在星港周围特定空域制造一个短暂的、时空度规异常的区域。任何闯入该区域的物体,都会像陷入无形的胶水,速度骤减,运动轨迹变得可预测。
理论立刻转化为实践。
利用星港上现有的材料和改装的能量发射器,第一台简陋的“空间粘滞场发生器”在24小时内被赶制出来,安装在一个延伸出的实验平台上。
当下一波几何体呼啸着冲向星港时,发生器启动。
目标空域的光线出现细微的扭曲,那几个冲在最前面的几何体瞬间像是被无形的手拉住,速度猛降,变得如同慢镜头般迟缓!
“好机会!机械臂捕捉!或者用低功率激光定点清除!”星港内爆发出欢呼。
这次成功的防御,似乎让月球观察者“满意”了。剩余的几何体迅速撤离,消失在深空背景中。测试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地球上的危机却并未停歇。希望之城在经历海战重创后,修复工作刚刚看到曙光,新的威胁又从海底涌来。
这次不再是变异生物,而是更加诡异的现象。希望之城周围的海洋,开始出现大范围的、不规则的“死水区”。
这些区域的海水仿佛失去了活力,洋流停滞,氧气含量急剧下降,任何闯入其中的鱼类都会迅速窒息死亡。
并且,这些死水区在以缓慢但确凿的速度,向着希望之城所在的锚地蔓延!
同时,海底传感器检测到,之前深渊晶核所在的海沟深处,传来了持续不断的、低频率的能量嗡鸣声。
伴随着嗡鸣,海床正在发生缓慢的隆起和开裂,更多的地魇能量夹杂着高温流体从中渗出,污染着周边海域。
“是那个晶核!它不仅在吸引怪物,还在改变周边的海洋环境!”安德森看着环境监测数据,声音绝望,“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个月,整个锚地都会变成生命禁区!希望之城……将无处可停泊!”
龙组基地再次收到求救信号。
林风意识到,海底的危机与地心的守护者、月球的观察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深渊晶核就像是一个不稳定的能量源泉,不断搅动着地球的生态和地质平衡。
必须有人再次深入海底,接近那个晶核,搞清楚它异动的根源,并尝试寻找控制或稳定它的方法。
这是一个比太空行走更加危险的任务,需要面对未知的水下环境、可能存在的变异生物、以及晶核本身难以预估的能量辐射。
“组建‘深潜者’小队。”林风做出了决定,“装备最先进的水下秩序护盾和勘探设备。这次,我亲自带队。”
他不能总是待在后方指挥了。
有些危险,必须亲身面对,才能找到一线生机。地底、星空、深海----人类必须在三条战线上,同时为生存而战。
(第五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