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稳定注入带来的充盈感如同暖流般席卷全身,系统界面那原本黯淡的光芒变得稳定而明亮。38。5%的能量水平,虽然距离全盛时期尚有差距,但己足以支撑大部分功能的正常运行。
林风没有沉浸在能量恢复的喜悦中太久。地底那个存在最后流露出的那一丝“疑惑”的情绪,像一根刺,让他隐隐不安。它绝非只有毁灭本能,它拥有学习能力,甚至可能具备某种形式的……智慧。
必须尽快了解它!在它再次发动更猛烈、更诡异的攻击之前!
“周处长,”林风通过内部通讯首接联系周凇,“我需要调用‘轩辕’堆的部分算力,以及基地地质勘探部门的所有数据权限。尤其是关于基地下方地质结构的详细扫描数据和那次冲击后的一切变化记录。”
“你要做什么?”周凇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刚刚稳定能源接口,这小子又想搞什么大动作?
“做一个实验,一个或许能让我们‘看’清楚地底那东西大致形态和活动规律的实验。”林风解释道,“它上次能精准干扰能量流,说明它对高纯度能量极其敏感。但声波呢?尤其是特定频率、低强度的被动声波探测呢?或许能避开它的感知,或者至少,不会引发那么剧烈的反应。”
声波探测是地质学和海洋学的常用手段。周凇沉吟片刻,觉得这个思路相对稳妥,风险可控。“可以。秦博士会配合你,调用算力和数据。需要什么设备?”
“不需要额外设备。”林风语出惊人,“利用基地现有的通风管道、供水管道、甚至电缆管道作为天然的‘声波导管’。我需要你们向这些管道内注入一组我设计的、强度极低的、特定频谱的复合声波信号,然后监测所有管道壁的微弱振动反馈,尤其是来自地底深处的。‘轩辕’堆的算力,将用于处理这些海量的、极其细微的反馈信号,构建地下成像。”
这简首是将整个基地的地下基础设施网络变成了一张巨大的“声波雷达天线”!想法堪称疯狂,但细细想来,却又具备极高的可行性!
周凇只思考了不到十秒:“批准。秦博士,全力配合,满足他的一切算力和数据需求。各系统部门协调,确保注入信号不会影响基地正常运行。”
命令如山。庞大的国家机器再次为林风的想法开动。
庞大的数据流涌入林风工作间的终端,基地下方错综复杂如迷宫般的管道系统三维图呈现出来。地质扫描数据、声波在不同岩层中的传导模型、“轩辕”堆那惊人的算力权限……一切准备就绪。
林风闭上眼睛,意识与系统深度连接。
“系统,基于现有地质数据及管道网络模型,设计最优复合声波探测频率组合。构建地下声波反馈信号处理算法,最大化利用现有算力,生成实时三维成像模型。”
【指令接收。计算中……复合声波频率组合生成……反馈信号处理算法优化中……三维成像模型构建中……】
【需消耗科技点数:50(用于算法优化及模型构建)】
“消耗!”
科技点数再次减少,但换来的是脑海中一套极其复杂精妙的声波探测与成像方案。
他很快将频率组合和算法要求告知秦玥。基地的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向庞大的管道网络内注入了那组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特定声波。
然后,便是等待和数据收集。
成千上万个分布在管道关键节点的振动传感器开始工作,海量的、原本会被视为背景噪音的微弱数据,被实时采集并输送至“轩辕”堆。
超级算力开始轰鸣运转,执行着林风提供的、远超当前水平的复杂算法,处理着这浩如烟海的数据。
主控室内巨大的屏幕上,原本基于旧有地质扫描构建的、相对模糊的地下结构图,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晰、细致起来!
岩层的密度、断裂带的结构、甚至地下暗河的流向都被更精确地呈现!
所有地质学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奇迹般的一幕!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随着算法深入运行,屏幕成像的深度不断向下延伸……五百米……一千米……一千五百米……
在到达大约地下两千一百米的深度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成像不再是清晰的岩层结构,而是变成了一大片模糊的、不断蠕动变化的、仿佛沸腾熔岩般的巨大暗红色阴影!
这片阴影的范围极其庞大,几乎笼罩了基地正下方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
而其核心处,亮度最高,显示出难以想象的高能量反应!
“这就是……‘熔岩地魇’?”秦玥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虽然只是一个能量和密度的模拟成像,但其庞大的体量和蕴含的恐怖能量,依旧让人心胆俱寒。
“不……这不像一个生物体……”一位老地质学家推着眼镜,颤声道,“这更像……一片巨大的、活着的……生态圈?或者说,一个完整的、地下的……能量循环系统?”
林风死死盯着屏幕,系统的数据分析也在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