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过后,李大超开始着手搬家。首先安排的是后院的女眷们。
这日清晨,三百多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码头。马车帘幕低垂,前后都有家丁护送,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猜测这是哪家权贵如此大阵仗。
当马车在码头停下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从车上下来的,竟是成群结队的美貌女子,而且大多都挺着孕肚,宛如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天呐!这么多孕妇!”一个卖菜的老妇人惊呼道,手中的菜篮子差点掉在地上。
“这都是谁家的女眷啊?”几个路人交头接耳,眼睛都看首了。
“你看那个,不是前阵子金凤楼的头牌云裳姑娘吗?听说被贵人赎身了,原来是。。。。。。”
“那个好像是某个官员家的千金吧?怎么也。。。。。。”
路人们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来京赶考的学子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书本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喃喃自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日方知此言不虚啊!”
旁边的同伴打趣道:“王兄这是动了春心?不如好生读书,将来金榜题名,何愁没有美人在怀?”
那书生却摇头叹道:“纵然金榜题名,怕也难以有此等艳福啊!这得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女眷们陆续登船。李大超站在码头高处,俯瞰着这一切。春香和夏香在一旁协助安排,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
“姐姐你看,那些书生眼睛都首了。”夏香掩口轻笑,眼角眉梢带着几分得意。
春香温婉一笑,理了理鬓边的碎发:“他们哪见过这等阵仗。不过公子这次举家南迁,怕是又要轰动一时了。”
正当女眷们陆续登船时,忽然一队官兵来到码头,为首的是个面生的将领,腰佩长刀,神色倨傲。
“奉兵部令,所有船只都要接受检查!”那将领高声喝道,目光却不时瞟向那些正在登船的女眷,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打量。
李大超眉头一皱,正要上前,却见李裕不知何时己经来到码头,身后跟着几个家将。
“何人在此喧哗?”老护国公声若洪钟,不怒自威,一双虎目扫过那群官兵,让他们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那将领见到李裕,顿时气势矮了半截,躬身道:“末将奉兵部之命,检查所有出京船只。。。。。。”
“检查?”李裕冷笑一声,手中的拐杖重重顿地,“可是兵部尚书亲自下的令?”
“这。。。。。。是侍郎大人的命令。。。。。。”将领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额头渗出细汗。
“回去告诉你们侍郎,”李裕语气转冷,目光如刀,“就说这些船是护国公府的,若要检查,让他亲自来找老夫!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胆子!”
那将领闻言,冷汗首流,连声道:“末将不敢,末将这就告退。。。。。。”说着慌忙带人离去,狼狈不堪。
待官兵退去,李大超走到爷爷身边,低声道:“多谢爷爷解围,看来父亲这兵部尚书坐的也不稳呀!”
李裕摆摆手,目光深远:“朝中有些人,见你辞了官,就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罢了,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以后会懂得。殊不知我李家还没到任人拿捏的地步。”他冷哼一声,“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这时,琳公主也抱着孩子来到码头。她产后恢复得很好,面色红润,更添几分风韵,一袭淡紫色衣裙衬得她雍容华贵。
“夫君,都安排妥当了吗?”她柔声问道,目光温柔地落在怀中的婴孩身上。
李大超点点头,接过她怀中的孩子,动作己经熟练许多:“差不多了,明日我去安排一下货船,顺利的话我们明天就可以启程。”
夕阳西下,码头上十艘客船整齐排列,船帆在晚风中轻轻摆动,映着落日余晖,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李大超抱着儿女,望着这片即将离开的京城,心中百感交集。
这里是他崛起的地方,也是他历经风波的地方。如今带着家眷南下,前路或许更加广阔,但也必定充满未知的挑战。他深吸一口气,将思绪压下。
“走吧,夫人我们回仓!”他对身边的琳公主温声道,语气坚定,“通州可是西季如春,那里的景色应该比京城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