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亭候是谁 > 第十八章 白马坡前香火旺(第1页)

第十八章 白马坡前香火旺(第1页)

清明的雨,细得像蚕娘吐出的丝,沾在青石板上,润出一片深青色。关羽披着件蓑衣,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三炷香、一叠纸钱,还有块刚从镇上买来的芝麻糖——周仓说,颜良是河北人,小时候准爱吃这个。

周仓扛着青龙偃月刀跟在后面,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泥点子溅了满腿也不在意。“君侯,这雨怕是停不了了。”他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水,“那颜良庙,真在这坡上?”

关羽抬头望了望。白马坡算不上险峻,坡上长满了酸枣树,枝条上还挂着去年的干果子,黑黢黢的像小石子。雨雾里隐约能看见座矮矮的土庙,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歪歪斜斜,墙皮剥落处露出里面的黄土。

“就在那儿。”关羽的声音被雨丝割得有些碎。

两人踩着湿滑的土路往上走,酸枣枝勾住了蓑衣的带子,发出“刺啦”的轻响。快到庙门口时,周仓突然“咦”了一声:“君侯你看,有人先来了。”

庙门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穿蓝布衫的老汉,正踮着脚往庙里望,手里捏着个布包,看样式像是祭品。听见脚步声,老汉转过身,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露出个有些腼腆的笑:“你们也是来……来祭拜颜将军的?”

关羽点点头。“老丈是本地人?”

“是啊,住坡下白家庄。”老汉往旁边挪了挪,给他们让出路,“这庙啊,还是俺们祖上盖的。听俺爷爷说,当年颜将军在这儿战死,血流进地里,第二年开春,这坡上的酸枣都结得比往年甜……”

周仓忍不住插了句:“他是俺君侯斩的,你们还给他盖庙?”

老汉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斩归斩,可颜将军是条好汉啊。听说他死前还在喊‘护主’,这样的人,不该被忘了。”他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瓶酒,“俺们庄户人不懂啥大道理,就觉得,好汉就得敬着。”

关羽的心像是被雨泡得发涨,说不出话来。他跟着老汉走进庙门。

庙里很小,正中央摆着个泥塑的神像,虽然眉眼模糊,却能看出披甲持剑的模样,正是颜良。供桌上积着层薄灰,却摆着些新鲜的野菊花,花瓣上还沾着雨珠。

“昨儿还有孩子来献花呢。”老汉把馒头和酒摆上供桌,又从怀里掏出块干净的布,细细擦着神像的脸,“孩子们不懂历史,就觉得这神像威风。”

关羽放下竹篮,拿出香,周仓赶紧划着火折子。三炷香在潮湿的空气里燃得很慢,青烟打着旋儿往上飘,被从破窗缝钻进来的风吹得歪歪扭扭。

他对着神像深深作揖,心里默念:“颜良将军,昔日阵前交手,各为其主,非关私怨。今日特来祭拜,一为告慰亡灵,二为请教……”

话没念完,忽听“啪嗒”一声,神像头顶的泥块掉下来一小块,正好落在供桌的空碗里。

周仓吓了一跳:“君侯,他、他是不是不高兴?”

老汉却笑了:“别慌,这是颜将军应了。每次有人来祭拜,他都这样掉点泥渣子,像是点头呢。”

关羽望着那碗里的泥块,忽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拿出芝麻糖,小心翼翼地放在供桌角,轻声道:“听说你爱吃这个。”

从庙里出来,雨渐渐小了。老汉指着坡下的一片洼地:“那儿就是当年的战场,现在改成稻田了。”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湿土,土色果然比别处深些,“这土肥,种啥长啥。”

关羽蹲下去,手指插进泥土里,冰凉的湿意顺着指尖往上爬。他仿佛能听见金戈铁马的声音,看见颜良圆睁的双眼,听见自己青龙偃月刀劈下去时的风声——那声音,这些年总在梦里响。

“老丈,”关羽忽然问,“你们就不恨我?”

老汉摸了摸胡子,笑道:“恨啥?要恨,也该恨打仗。当年若不是袁曹相争,颜将军不用死,你也不用做这个斩将的人不是?”他站起身,拍了拍关羽的肩膀,“俺爷爷说过,能被对手敬着的,才是真英雄。你今儿能来,说明你也是条好汉。”

周仓在旁边嘟囔:“那当然,俺君侯可不是一般人。”

关羽没理他,只是望着那片稻田。雨停了,云缝里漏下点阳光,照在稻叶上的水珠上,亮得像碎银子。他忽然想起太白金星的话:“用刀背敲敲,或许有新发现。”

“周仓,刀给我。”

周仓赶紧递过青龙偃月刀。关羽握住刀柄,没有抽出,只是用刀背轻轻敲了敲旁边的酸枣树干。“咚、咚”的声音,在雨后的坡上显得格外清越。

他问老汉:“颜良将军的家人,后来怎么样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