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给你带来了许多补药,又找了几个神医,不日之后就到京城,他们一定能治好你的。”
她怕触动萧景珩,也不敢多哭。
“听母妃的。”萧景珩应下。
他命不久矣,药石无医,可惜,母妃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良贵妃又宽慰了他几句,眼神停在他腰间。
原本悬挂着玉佩的地方,空空荡荡。
那块游龙飞凤的玉佩是她送给萧景珩的,叮嘱过他,等有了心上人,要送给对方做定情信物。
萧景珩从来玉佩不离身,可现在……
想到他之前屡次拒绝宫里安排婚事,良贵妃心情激动。
儿子八成是有了中意的女子……只是不知那姑娘是谁?
良贵妃动了动唇,到底没问什么。
上了回宫的马车,她才吐了口气,叮嘱身边的金桂嬷嬷。
“你去查查,靖王最近跟哪位姑娘走的近。”
这可是珩儿第一次对女子动心。
如果那女子身家清白,品行不错,她必要娶回来,给珩儿做王妃!
金桂嬷嬷笑着应下了。
——
宋知意并不知有人对她动了杀心。
她去找了房牙,打算买个宅子。
在宁县,宋家父母做些小生意,家境并不算贫苦,房子也还算宽敞。
原主的姐姐宋知心,弟弟宋知礼都有单独的房间,只有原主被安排在柴房住。
那个冬天,原主高烧病重竟无人知,一命呜呼。
她穿来之后,给自己治了病,又卖了几株药材,本想离开宋家。
可没想到,在一次采药过程中救了陆行安。
拖着一个残疾,她只能依然暂居在宋家。
不过宋家人见她能赚钱,性格也变得强硬起来,对她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房牙孙婆子带她奔波半天,一共看了三处院子。
宋知意选了一座位于长安巷的三进院。
这院子虽不算大,却装潢的别致典雅,还有个小花园,很合她心意。
昭国房价尚可,宋知意付了二百两,跟原房主做了交割,又去官府变更了房契,最后给了孙婆婆二两赏银。
孙婆子欣喜若狂,夸赞道:“宋姑娘气度不凡,出手阔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只是这院子不小,您一个人住着不空旷吗?”
宋知意垂眸一笑,“我先来京城探探,我父母家人很快就来了。”
她这两年虽住在柴房,可宋家人却不敢像之前那样颐指气使。
毕竟,她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现在,她和陆行安的婚事作废,宋家人也就没了来京城的必要。
孙婆子笑着道:“宋姑娘家里人必然也和您一样,气度不凡。”
宋知意笑了笑,没说话。
孙婆子垂手站着,期期艾艾地看着宋知意,欲言又止。
宋知意问:“孙婆婆,可还有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