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啷啷……!
刺耳的金属碰撞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突兀地响起。
就在这时,实验室里间的门被推开,助理欧阳新端着几个盛放着淡粉色培养基的培养皿走了出来。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专注,白大褂的袖口还沾着一点淡黄色的培养基痕迹。
“主任,PCR仪预热好了,随时可以……”他话说到一半,抬头看见苏瑶,眼睛顿时一亮,笑容灿烂,“呀!苏小姐!您来探班主任啦?太好了!我们主任为了优化这个修复剂的给药途径,昨晚又熬了个大通宵……”
“欧阳。”林宇的声音陡然冷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打断,“去准备电泳胶,浓度按昨天优化方案B。”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去。
欧阳新被主任突如其来的冷意冻得一缩脖子,后半截话硬生生咽了回去。他讪讪地耸了耸肩,抱着培养皿快步从苏瑶身边溜过,路过时还偷偷冲苏瑶做了个“主任又嘴硬”的鬼脸,用口型无声地说:“注意冰箱。”
苏瑶心中了然,面上却只对欧阳新回以甜甜的微笑。
她的视线重新落回林宇脸上。他正背对着她调试一台分光光度计,侧脸的线条绷得紧紧的,下颌线如同刀刻一般,连喉结上下吞咽的动作都透着一股刻意的镇定。
冰箱?
苏瑶的心弦被欧阳新的口型拨动,瞬间想起了上次无意间瞥见的那个银色大冰箱门内侧的标签:《FBN1-RNA修复体Ⅲ型,苏瑶定制版》,而在它旁边,似乎还有一行更小的字……《关联样本:实验对象林宇》。
就在这时,里间突然传来“啪嚓”一声脆响,伴随着欧阳新懊恼的小声抱怨:“哎呀,怎么又凝固了……主任的血样就是比普通样本难处理,粘度太高了……”
“苏瑶。”林宇的声音猛地拔高了几分,试图压过里间的动静。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中午想吃什么?想好了吗?”
苏瑶压下心头的震动和翻涌的酸涩暖流,迎上他的目光,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听见、没看见:“嗯……就吃你们医院的食堂,好吗?听说外包的食堂里,也有几家上了网络好吃榜呢。”
林宇紧绷的神经似乎因为她轻松的语气放松了一丝,他点点头:“好,带你去尝尝。”
中午时分,医院职工食堂。
正值用餐高峰,食堂里人头攒动,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林宇牵着苏瑶的手,巧妙地避开人流,径首走向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他让苏瑶在外侧面朝里坐下,自己则坐在内侧冲外,这样外人只能看见苏瑶的后背。
“坐这里,安静些。”他低声说,顺手摘下自己和苏瑶的口罩,“你等我一会,我去点餐。”
林宇走向售卖牛排的窗口。窗口里是一位头发花白、笑容和蔼的老师傅。
“林医生,来啦?还是老样子?一份全熟牛排?”老师傅显然对林宇很熟悉,隔着玻璃热情地招呼。
“嗯,麻烦您了,王师傅。今天两份。”林宇点点头,语气温和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认真,“十成熟,边缘要煎出焦脆感。还有,两份杂粮饭,一份焯水西兰花,一份清炒荷兰豆,少油少盐。”
“放心放心。”王师傅麻利地夹起两块厚实的牛排,“按你上次教的方法,煎之前先用厨房纸把表面水分吸得干干的,大火快煎锁汁,再转小火慢慢煎透。保证外焦里嫩,全熟也绝对不柴!”
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笑着对旁边打下手的年轻厨师说:“看见没?林医生可是行家,这牛排煎法,讲究着呢。”
年轻厨师好奇地看着林宇:“林医生,您对烹饪也这么有研究?”
林宇推了下眼镜,语气平淡:“只是应用了一些物理和化学原理。高温快速使表面蛋白质变性形成焦壳,能有效锁住内部水分。控制好时间和温度梯度,就能在保证全熟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口感。”
王师傅哈哈一笑,将煎得恰到好处、边缘呈现漂亮焦褐色的牛排装盘:“听听,这就是科学!咱们这食堂牛排,自从林医生提了建议,点的人可多了!特别是那些需要补充蛋白质又怕油腻的医生护士。”
他把配好的餐盘递给林宇:“林医生,慢用啊!”
“谢谢王师傅。”林宇接过沉甸甸的餐盘。
很快,林宇端着餐盘回到座位。两份煎得恰到好处、边缘微微焦脆的十成熟牛排,一份翠绿欲滴的焯水西兰花,一份清炒荷兰豆,还有两小碗混合了玉米粒、鹰嘴豆和糙米的杂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