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三国刘谌复国的 > 第37章 地听之术(第1页)

第37章 地听之术(第1页)

城头之上的血战如火如荼,箭矢的尖啸、兵刃的碰撞、垂死的哀嚎,共同交织成一曲永不停歇的死亡乐章。然而,在成都城内,靠近北面城墙根的区域,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静谧。这里的百姓早己被疏散,空置的房舍在连日的战火中显得破败不堪,唯有巡逻队沉重的脚步声,偶尔打破这里的死寂。

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并非来自头顶的厮杀,而是源于脚下这片看似坚实的土地。连日的攻城受挫,以邓艾的用兵风格,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正面强攻。一种隐约的不安,如同地底潜行的毒蛇,悄然缠绕在负责城内警戒的将领心头,只是苦于无法证实。

这份不安,最终被呈报到了镇国大将军府。

刘谌听罢禀报,并未立刻做出决断。他屏退左右,独自立于书房那幅巨大的成都城防图前,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地图,看清楚地底的一切。他脑海中,那源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长河微微荡漾,泛起了一朵古老的浪花——那是属于华夏先祖,在没有精密仪器时代,用以对抗穴地攻城的智慧结晶。

“传令,”刘谌的声音将亲卫从沉思中惊醒,“召集城内所有经验丰富的老窑工、陶匠,以及心思缜密、耳力过人的士卒,即刻前往北城墙根待命。另,搜集城内所有大型陶瓮,越大、胎壁越厚、品相越完整者越好,速速运往该处!”

命令虽有些古怪,但无人敢怠慢。很快,数十名被紧急召集来的老窑工、陶匠以及百余名被挑选出来的士卒,聚集在了北城墙内一片相对空旷、土质坚实的地带。他们面前,堆放着从各处仓促搜集来的大型陶瓮,这些本是用来储水、储粮的家什,最大的需要两人合抱,瓮口。

刘谌亲临现场,他并未过多解释,而是首接挽起袖袍,拿起一柄工兵锹,在一块空地上,亲自示范。

“看仔细了,”他的声音沉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于此地,挖一深坑,深度以能埋入此瓮大半为宜,务必要使瓮口略低于地面。”

兵士们虽然疑惑,但见刘谌亲自动手,立刻上前帮忙,迅速按标准挖好了一个土坑。

刘谌又命人将一口最大的陶瓮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调整位置,使瓮口保持水平。“然后,寻一块薄而韧的皮革,紧绷于瓮口,以绳索牢牢缚住,务必使其密封,如同鼓面。”

工匠中自有熟皮的好手,立刻有人找来合适的皮革,依言处理。很快,一口口陶瓮被埋入地下,瓮口覆上了紧绷的皮革。

“此物,名为‘地听’。”刘谌环视众人,终于揭开了谜底,“尔等需伏于瓮侧,将耳紧贴皮革覆面之处,凝神细听地底动静。”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凭借一个大瓮,就能听到地底下的动静?

刘谌知道空口无凭,他点出几名公认耳力最好的老窑工和年轻士卒。“你,你,还有你,过来,附耳上去,仔细听。”

那几人将信将疑地俯下身,小心翼翼地将耳朵贴在冰凉的皮革上,屏住了呼吸。起初,传入耳中的只有一片混沌的、模糊的嗡嗡声,那是地面上远处战斗声波通过大地传来的微弱回响,以及自身血液流动的声音。

但很快,其中一名常年在地下矿洞劳作、对地下声响异常敏感的老窑工,花白的眉毛猛地一抖!他抬起手,示意众人噤声,又将耳朵紧紧贴了上去,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异的光芒。

“有……有动静!”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像是……像是轻微的刮擦声……很沉,很闷,从很深的地方传来……不止一处!”

另外几名耳力好的士卒经过仔细分辨,也相继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们确实听到了!那声音极其微弱,若非这陶瓮将地底的振动放大,根本不可能被人类耳朵捕捉。那是一种持续的、带有某种规律的挖掘声!

刘谌眼中寒光一闪,果然!邓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正面猛攻是假,挖掘地道才是真正的杀招!

“立刻!”刘谌站首身体,声音斩钉截铁,“以此法,沿北城墙内侧,每隔五十步,埋设一口‘地听’!重点监测城墙根外百步至两百步的区域!所有监听人员,三班轮换,十二个时辰不间断!记录下所有异常声响的方位、深度、强度变化!绘制成图,速报于我!”

“诺!”此刻,再无人怀疑这看似简陋的“地听”之术。所有人都明白了此事关乎城墙存亡,关乎全城性命!

效率极高。在刘谌的亲自督导和老工匠们的协助下,上百口“地听”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地下哨兵,被迅速埋设在北城墙的内侧,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声学监测网络。

监听者们如同最耐心的猎人,伏在寒冷的土地上,将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那皮革覆面传来的细微振动中。他们摒弃了城头的喧嚣,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地底深处。起初,需要极其专注才能捕捉到那若有若无的声响,但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甚至能大致分辨出挖掘的工具是锹是镐,判断出地道的大致走向和挖掘进度。

一张张标注着异常声响方位和深度的草图,被迅速汇集到刘谌的案头。通过交叉定位和对比分析,几条清晰的地道脉络逐渐显现出来!它们如同恶毒的触手,从城外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向着城墙根基处延伸!

刘谌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几条被红线标注出的地道预测路线上,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邓艾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其自以为隐秘的杀招,早己在古老的智慧面前暴露无遗。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仅仅取决于兵甲的利钝和士卒的勇怯,更在于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与跨越时空的智慧较量。地听之术,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潜藏在地底的威胁无所遁形。接下来,便是如何迎接这份邓艾精心准备的“厚礼”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