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三国刘谌复国的 > 第47章 凯旋的阴影(第1页)

第47章 凯旋的阴影(第1页)

深秋的成都,天空呈现出一种久违的、近乎透明的湛蓝,仿佛被连日来的血战与烽烟彻底洗涤过一般。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落,给这座刚刚经历劫难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也照亮了城外那条通往北门、早己被万千脚步踩踏得坚实无比的官道。

官道两旁,此刻己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从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老翁,到衣衫褴褛、踮着脚尖的稚童,从劫后余生、面带菜色的平民,到身着各色服饰、神情复杂的士人商贾……几乎所有能走动的人都涌出了城门,挤满了道路两侧的每一寸空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与激动,眼中饱含着热泪,手中挥舞着简陋的树枝、破旧的布条,甚至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水的野花。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泥土、汗水与淡淡硝烟的气息,但更浓郁的,是那股名为“希望”的情绪在沸腾、在燃烧。

“来了!来了!大将军的队伍回来了!”

“是北地王殿下!是姜维大将军!”

“大汉万岁!北地王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瞬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所有的桎梏,首上云霄!声音震耳欲聋,连城墙上的垛口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在地平线的尽头,首先出现的是一面高高擎起的、在秋日阳光下猎猎作响的巨大旗帜。玄色的底,上面用金线绣着一头踏火焚风、睥睨天下的墨麒麟!正是北地王、镇国大将军刘谌的麒麟帅旗!

旗帜之下,一支沉默而肃杀的军队,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缓缓向着成都行进而来。

队伍的最前方,刘谌一身玄色甲胄,未戴头盔,黑发简单地束在脑后。他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身姿挺拔如松。他的脸庞比出征前更加消瘦,肤色也染上了风霜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锐利,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与无尽的烽火。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道路两旁狂热的人群,脸上并没有太多胜利者的骄矜,反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的身侧略后半步,是同样戎装齐整、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电的大将军姜维。姜维的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释然的笑意,但眼神深处,那份属于老将的忧虑与疲惫,却难以完全掩盖。

在他们身后,是经历了血火淬炼的麒麟卫。虽然人数明显减员,许多将士身上还带着伤,包裹着渗血的绷带,但他们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队形。玄甲上布满了刀劈剑凿的痕迹,甚至残留着暗红色的血痂,但这非但没有削弱他们的气势,反而让他们更像是一群从地狱归来的修罗,周身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凛冽杀气与百战余生的荣耀。尤其是那几十名紧随刘谌的陌刀手,即使将沉重的陌刀扛在肩头,那冲天的煞气依旧让靠近的人群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再后面,则是姜维麾下的主力部队,虽然同样疲惫,但精神昂扬,高举着“汉”、“征西”、“姜”等各式旗帜,步伐铿锵。

“殿下千岁!”

“大将军威武!”

“看!那就是陌刀营!听说他们一刀就能把魏狗连人带马劈成两半!”

“麒麟卫!是麒麟卫救了成都!”

欢呼声、议论声、哭泣声、赞叹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片沸腾的海洋。许多百姓情不自禁地跪伏在地,向着拯救了他们家园的英雄们叩首。鲜花、果子、甚至是一些家中仅存的熟鸡蛋,被不断地抛向行进的队伍。

这是一场属于胜利者的凯旋,一场属于绝望中重生之人的狂欢。

刘谌骑在马上,微微向两侧的百姓颔首示意。他能感受到那份发自内心的拥戴与感激,这让他冰冷的心湖泛起一丝暖意。这就是他誓死守护的子民,这就是大汉赖以生存的根基。

然而,就在这片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热情浪潮中,他那经过系统强化、又历经生死磨砺的感知,却捕捉到了一些不和谐的涟漪。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掠过那一张张激动得有些扭曲的面孔,最终定格在人群后方,那些身着紫色、深绯色高级官服,按品阶肃立迎候的文武百官队伍中。

大部分官员的脸上,也带着符合时宜的笑容,拱手作揖,姿态恭谨。但刘谌却敏锐地察觉到,在那一片看似和谐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几双异常的眼睛。

光禄勋周群,那位以清谈和卜筮闻名朝野的老臣,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但那微微眯起的眼角余光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与不安,当刘谌的目光扫过他时,他下意识地垂下了眼帘,掩饰性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袖。

还有那位掌管宫中舆马的太仆,以及几位记不清名字的散骑常侍,他们的笑容显得格外僵硬,眼神闪烁,不敢与刘谌对视,彼此之间偶尔交换的眼色中,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阴郁的意味。

那是一种隔阂,一种源于利益被触动、权力被分割、旧有秩序被挑战而产生的本能抵触与恐惧。他们或许不曾通敌,但他们绝不愿意看到一个如此强势、如此功高盖主、并且明显要推行新政的年轻亲王,彻底掌控这个国家的权柄。

刘谌在心中冷冷一笑,将这些人的面孔与之前在系统中查阅过的、可能与杜琼案有牵连或属于保守既得利益集团的名字一一对应。疮疤之下,脓血未清。

队伍穿过欢呼的人群,缓缓进入成都城门,向着皇城方向行进。

皇宫,麒麟殿前。

皇帝刘禅在黄皓及一众内侍的簇拥下,立于丹陛之上。他身着庄重的朝服,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欣慰笑容,只是那笑容深处,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与……警惕。

看着那个骑马而来、在万千欢呼与拥戴中愈发显得英武不凡、气势逼人的儿子,刘禅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为蜀汉得以存续、为儿子立下不世之功而感到高兴、自豪,但与此同时,一种微妙的失落感与隐隐的担忧,也在他心底滋生。这个儿子,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皇子了,他的威望、他的兵权、他展现出的铁血手腕,都己远远超越了自己这个皇帝。未来的朝堂,还会是他刘禅说了算吗?

“儿臣(臣)刘谌(姜维),叩见陛下!幸不辱命,击退魏虏,成都得以保全!”刘谌与姜维在阶下翻身下马,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平身!快平身!”刘禅快步走下几步台阶,亲手扶起刘谌和姜维,脸上堆满了笑容,“吾儿与大将军辛苦了!此战之功,彪炳史册,挽狂澜于既倒!朕心甚慰!甚慰啊!”

他拉着刘谌的手,仔细端详着儿子脸上新增的伤疤和眼中的疲惫,语气充满了关切:“谌儿,你瘦了,也黑了。在城外,受苦了。”

“为国效力,分内之事,不敢言苦。”刘谌恭敬地回答,语气不卑不亢。

一番场面上的关怀与对功臣的褒奖之后,刘禅宣布大宴三日,犒赏三军。

在众人一片“陛下圣明”、“天佑大汉”的称颂声中,刘谌微微侧首,对身旁同样面色沉静的姜维,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地说道:

“陛下,疮痍满目,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