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看的是“A号方案”,王小军看的是“B号方案”。
只看了一眼,两人的呼吸就同时停滞了。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低温冲击韧性……
一个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心上。
李建国死死地盯着A号方案上的数据,他的眼睛越睁越大,拿着文件的手,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
太高了!
这些数据,简直高得离谱!
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好的实验样品,屈服强度也才将将摸到军方要求的最低门槛,而低温韧性更是差了一大截。
可这份A号方案上的数据,屈服强度比军方要求高出了整整百分之十五!
而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冲击韧性,更是他们最好样品的两倍还多!
这已经不是达标了,这是碾压!
是全方位的超越!
另一边,王小军的表情也和李建国如出一辙,他看着手里的B号方案,整个人都像是被定住了,嘴巴微张,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几张纸上所承载的技术,对他们来说,不亚于神迹!
几分钟后,当两人终于从那恐怖的数据中稍微回过神来,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异口同声地抬起头,激动地说道:“我这份比较合适!”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随即看向对方,眼神里充满了诧异。
孙宏伟见状,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他端起玻璃杯,慢悠悠地喝了口水,才开口说道:“两位同志别急,你们交换着再看看。”
“A号方案,性能极限更高,但对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微量元素添加要求极为苛刻,生产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B号方案呢,性能指标比A号略低一些,但依旧远超你们的订单要求。”
“它的优势在于,工艺窗口更宽,对现有设备的兼容性更好,冶炼难度和成本都低了不少,适合大规模快速生产。”
听了孙宏伟的解释,两人才恍然大悟,连忙交换了手里的文件。
当李建国看到B号方案的数据,而王小军看到A号方案的数据时,两人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原来……原来另一个方案也这么优秀!
一个追求极致性能,一个兼顾生产效能。
两个方案,就像是两位绝世高手。
一个剑走偏锋,招招致命;
一个大巧不工,稳如泰山。
可无论哪一个,都足以轻松碾压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
这一下,两人反而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选哪个?
A方案性能卓越,用它造出来的装甲,防护能力肯定更上一层楼,对部队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可生产难度大,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后果不堪设想。
B方案稳妥可靠,能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可心里总会觉得,是不是错过了一个让坦克装甲技术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
幸福的烦恼,此刻却成了最艰难的抉择。
看着两人紧锁眉头,陷入沉思的样子,孙宏伟并没有催促。
他只是平静地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了两份文件,以及一支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