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免费 > 第176章 金蝉子九世问心53k(第2页)

第176章 金蝉子九世问心53k(第2页)

贼眾亦为之动容。贼首嘆道:“若非这吃人世道,谁愿落草为寇?罢了,盗亦有道。你既有这般大愿,我等敬你。不难为你了,去罢。”

言罢,便令手下起金蝉子,还他竹杖行李。

金蝉子称谢不已,拄杖跛行,淒淒凉凉,继续西去。

行不多时,又飢又渴,腿伤难忍,山路愈险。不得已走歇相间,终至力竭,瘫倒树下。方欲喘息,忽闻虎啸震岳,惊得飞禽走兽四散奔逃。金蝉子骨软筋麻,魂飞魄散,正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缠苦命人。

金蝉子倚树闭目,垂泪道:“吾命休矣!”

空中菩萨见状,嘆息一声,轻吹清气,山林叶响,那大虫竟掉头而去,不食近前之肉。

菩萨化一老母,提篮近前,问道:“长老从何而来,为何孤身在此?”

金蝉子闻得人声,大喜睁开眼晴,不假思索回道:“贫僧乃是东土人士,一心欲前往西天拜活佛求取真经。”

话音刚落,又想起方才那凶猛大虫,脸色大变,好心提醒道:“老母快快离开此地,休管贫僧,此处有虎,恐连累你也,你快走罢!”

老母嘆道:“你自己临难,还顾念他人,真是个善心僧侣。”

“善哉,那虎方才已往別处去矣,一时应不返回。”

说著,遂揭篮盖,露出馒头点心,道:“看你可怜,又是好人,这些斋饭你用了罢。”

金蝉子饿极,连连拜谢,接来狼吞虎咽。

老母又取出几张膏药,道:“见你受伤,老身有祖传膏药,与你贴了。”

金蝉子感激不尽,忍痛卷裤,自贴伤处。果是灵药,片刻痛止,腿伤即好。

金蝉子大喜,起身礼谢:“老母救命之恩,无以回报,唯有日日诵《吉祥》、《弥陀》二经,为老母祈福祝寿。恳请赐知名讳,贫僧永誌不忘。”

老母微笑道:“老身衰朽,早忘名姓。倒是你,听我一言:西天路远,十万里遥,你单身无伴,如何去得?”

金蝉子合掌道:“老母有所不知。东土如今道德沦丧,杀戮横行,宛如地狱。贫僧誓取真经劝化世人。出寺之日,便发宏愿:不得真经,死不回头。”

“阿弥陀佛,老母救命之恩,贫僧感激不尽。若弟子他日真能见得佛祖,定向佛祖稟明你之大善大恩,时候不早,贫僧亦该上路矣。”

言罢,金蝉子再行一礼,別过老母,拄著竹杖继续前行。

菩萨望其背影,嘆道:“金蝉子,你虽诚心,然机缘未至。莫说到不得灵山,纵取得真经归来,东土眾生,末法障重,亦难劝化。经云:『南阎浮提眾生,末法时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宝,不重父母,无有三纲,五伦杂乱——阿弥陀佛!””

隨即菩萨亦腾云而去。

却说金蝉子又歷经千辛万苦,艰难前行。忽见前方弱水三千,但见那:

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方丈洪。

正是流沙河界。

金蝉子驻足岸边,无可奈何,哀嘆道:“如此恶水,贫僧浊骨凡胎,怎生得渡?”

恰在此时,河中哗喇喇一声响亮,水波里跳出一个怪来。只见他生得青不青,黑不黑,一张晦气色脸一一正是被贬下界的捲帘大將,即后来的沙和尚。

若非阴差阳错,前番得李修安开导迷途知返,只怕金蝉子当下便被他掳入河底吃了。

金蝉子见了,惊得跌坐在地,面如土色。

捲帘大將上了岸,却只是將他扶起,安慰道:“长老,你莫怕,我不是妖邪,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鑾舆的捲帘大將。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才变得这般模样,也曾自暴自弃,为妖作怪。幸得三生有幸,遇一道长诚心劝化,如今迷途知返,再不行伤生害命之事。”

此时如来尚未发话寻取经人,观音亦未到流沙河,更不曾提及猴子之事。

金蝉子闻言,心神稍定,合掌道:“阿弥陀佛!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

捲帘大將还礼问道:“敢问长老,何故至此?”

金蝉子回道:“贫僧欲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敢问尊神,可有渡河之法?”

捲帘大將闻听“取经”二字,陡然一证,急劝道:“长老还是回去吧!若是旁人倒还罢了,既是取经人,绝难过此河。若不听吾劝,必有杀身之祸!”

金蝉子大惊失色,忙问其故。

捲帘大將嘆道:“不瞒长老,我曾吃过四个取经人。那取经人的头骨不同寻常,遇水不沉。我曾將头骨编作筏子,送道长过河。自听道长教诲,我已不再吃人,只积善行德。”

“你若非取经人,送你过河也无不可。可你偏偏是取经人,此河断难渡过。”

金蝉子闻有渡河之法,先是一喜,復又不解:“尊神何出此言?他人能过,为何取经人反过不得?”

捲帘大將沉吟道:“长老有所不知。自送道长过河,一两百年间,又遇两位如你一般的取经人,亦求我渡河。”

热门小说推荐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惊悚乐园
三天两觉惊悚乐园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