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耀豪思考之后,决定先投资传媒,办一份杂誌,然后在一年內收购一家,或者创办一家电风扇工厂。
可以说是静待时机!
至於办什么杂誌,陈耀豪肯定是办校园类的,就是类似前世的《yes》。
它是当时少数以香江青少年、中学生为对象的刊物,口號为“全天候年轻人杂誌”。
前世杂誌打造王牌栏目:“城市惊喜”,每期以一位素人美女为女主角拍沙龙照,挖掘了张白之、蔡桌妍等知名艺人,成为中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想想都爽,可以把未来的她们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思考后,陈耀豪做了一个工作计划,也就是两件事。
首先,寻找一个杂誌社办公场,组建出版社团队。
其次,紧盯九龙交易所,顺利把“香港天线”在高位出售,回笼资金。
有了方向和目標,陈耀豪做起事来干劲十足。
………
11月15日。
香港天线在九龙证券交易所上市。
招股声明说:发明一种可供家庭使用的电视机天线,拥有这种天线,电视机可以收看多个电视台。
而且特別標明:本公司尚未正式开始经营,上市筹集资金主要用於研发,对於未来派息未能保证。
对於陈耀豪看来,派息未能保证,这是“天线公司”相关受益人,准备洗脱自身麻烦做备书。
上市当天,收盘时“香港天线”股价达到1。5港幣每股。
陈耀豪从报纸上看到消息,没有太多的激动,而是出现在东英大厦。
东英位於九龙尖沙咀弥敦道、加连威老道及加拿芬道之间。
建於1965年,楼高17层,是九龙半岛最大的办公大楼,设有中央空调、电动扶梯。
陈耀豪和吹水强、高明佬三人推开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不大,才1000尺左右。
办公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打扫一下卫生,再添点办公设备就可以入驻。
“豪哥,你要开公司?”吹水强疑问道。
“对,我准备办一份杂誌。”
“豪哥要出版咸湿杂誌,这可是一门好生意,城寨门口报亭这种杂誌卖得最好。”高明佬也在一旁说道。
不能够怪他们这么问,本来就是出自城寨的古惑仔,不办咸湿杂誌,还办什么杂誌。
而且,现在市面上咸湿杂誌最赚钱,港府也没有出台法规禁止。
但陈耀豪还是忍不住想踏高明佬一脚,自己是要做豪门的人,如果办了咸湿杂誌,这不就成为黑料了吗?
“別乱想,我怎么可能办咸湿杂誌?接下来,高明佬你把港九的报亭多跑跑,了解一下发行的事情,今后杂誌社你就负责发行。”陈耀豪看了一眼高明佬道。
“豪哥,我………”
“我…我什么?不懂就去学习,难道一辈子在城寨做一个古惑仔?”陈耀豪这次真踢了高明佬一脚。
“好的,豪哥。”
“吹水强,你马上安排人打扫卫生,再招几个前台人员。”陈耀豪转头说道。
“好的。”吹水强见到豪哥发火了,没有敢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