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偷愉组词 > 第14章(第2页)

第14章(第2页)

不过池锦并未被这阵势吓退,她站在原地,只是没有再试图拉近距离:“赵董,我想您可能有些误会。在走进这扇门之前,我和我的同事一样,是《面孔》的编辑。但现在站在您面前,我更想先以一个曾受益于贵司公益项目的个体身份,向您表达感谢。”

赵恒生锐利的目光审视着她,带着怀疑,但嘲讽的语调略微收敛。

“我上大学时做过贵司组织的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说实话,最开始我只是为了综测分数去的,但是做志愿者参与组织活动才发现我以为的期末周、暴饮暴食、忽然流泪、失眠多梦这些不只是‘最近压力大’,而是轻度双相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的表现。”

“你是景华的?”赵恒生眼神微动。

池锦点点头:“嗯。我从项目的组织者志愿者,变成了被服务的对象。贵司提供的专业心理疏导渠道和药物援助计划,对我而言至关重要。”

“方便问问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吗?不想说的话就不说。”

池锦沉默。

她还没和学生时代后的任何一个人说过她的伤心事,她心里的这根刺,她暂时并无拔掉的欲望。

第18章。因为什么

“你不愿意说我也完全理解。看到你现在状态不错,真好。”

赵恒生的语气缓和了些许。

“其实真正让我康复的是看到您在公司年会上的发言,当时在网上传得很广。其实您也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才知道走出来有多不容易。乌鸦反哺,现在又帮助社会上同样也这样困扰的人。”池锦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逐渐柔和的表情,“在今天之前,我从未想过会以这种方式与您面对面。或许这就是一种契机,让《面孔》有机会成为传递您理念的媒介,而我,恰好是那个手握话筒的人。”

赵恒生沉默片刻,态度虽软化,但原则未变:“我当然知道宣传是双赢,但我做公益从来不是为报道被宣传,更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为了自己公司上市做噱头。”

池锦这才上前一步,将那份经过她快速梳理、重点标注的稿件放在赵恒生桌上:“赵董,这是我同事秦显成写的初稿。上午沟通不畅,可能影响了您审阅的心情。这篇稿件并非泛泛而谈,它聚焦的是受助群体的真实困境与改变,试图挖掘公益行动背后的社会结构性问题。他这一两周,反复研读您历年的访谈、讲座实录和项目报告,下了很大功夫。”

他并不是不讲情理的人,拿起稿件认真读起来。

池锦适时补充,声音放轻却清晰:“不瞒您说,别看我同事这大块头,看资料时好几次偷偷抹眼泪。”

赵恒生放下稿件,深深叹了口气。

“《面孔》是有温度的杂志,我们都希望更多边缘的群体通过文字被看到。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我们就不会坚守纸媒。”

赵恒生抬眼的瞬间,瞥见池锦右手握笔处因长期伏案留下的清晰凹痕,眼神微动,又叹了口气:“你很热爱这份工作吧?”

“是的。”池锦毫不犹豫地点头,引回话题,“我相信您投身公益事业,同样源于一份超越现实利益的理想主义坚守。”

“我做公益没有私心,但因为背靠公司,难免会被有心之人拿去做文章。”他摇摇头,“所以这几个月我都不接受任何采访,不上任何杂志和电视台。”

“理解您的顾虑,但我保证《面孔》不会同流合污。”

赵董盯着她看了一会,笑道:“会亲自跟外采,你应该也是小编辑,怎么有底气和我保证?”

池锦没有底气,但现在她不能打退堂鼓,镇定答道:“其他杂志我不做评价。《面孔》的声誉,是历任主编、编辑,用一篇篇扎实的报道、一次次严谨的求证、对良知和底线的共同坚守,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我不敢代表整个行业,但《面孔》编辑部,从主编到实习生,这份对真实和深度的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这番话掷地有声。赵恒生凝视她片刻,紧绷的神色终于彻底舒展开,露出一丝笑意:“钟心传媒人才济济。我们两家公司在广

告业务上有往来,我接触过你们几位主编,确实都是面孔。”

池锦终于松了口气。

他站起身,递过一张名片:“赵恒生。”

池锦受宠若惊,她一个小编辑可根本没有名片,只好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您太客气了,我是池锦。”

赵恒生道:“说不定你以后会成大器,早点准备名片吧。”

“借您吉言。”

“去叫那位小秦编辑进来吧,”赵恒生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坐下详谈。”

接下来的沟通异常顺畅。赵恒生的秘书送来了大麦茶,他本人也敞开心扉,不仅爽快授权了稿件,还约好了下次深度采访的时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