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人生缝补日志免费观看完整版 > 4050(第1页)

4050(第1页)

041不靠谱的原生家庭,提早做切割,没坏处

陈蓦已经先一步回到了北京,提起这个公公,她亦是头疼。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哪怕父母对她有着很高的要求,却也还是将她视若珍宝,家里向她倾斜了全部资源,给了她十足的底气,让她在男人扎堆的生意场上也从未露怯过。

最初陈蓦跟蒋大佑相识、相恋,应着对方的性格,以及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她以为,对方应该成长和生活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不想,有爱的只是蒋大佑的母亲郭倩,她是一个温柔、善良又大度的女人,将家庭照料的很好,将儿子教育的很好,但可惜好人有时反而波折多,在蒋大佑升初中时,郭倩检查出来罹患乳腺癌,并且还是最严重的浸润性,哪怕有心治疗,也只坚持到了来年春天,而后又一个春天,蒋正再婚了。

最初蒋大佑并不很明白父亲为何能如此之快的再婚,一是他以为父亲和母亲的感情该是很深的,二是他觉得父亲年纪大了长得也很一般不该如此受欢迎。但后面,他很快便从家里亲戚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一个残忍的真相,那就是父亲对母亲的爱意表演大于事实,因为对于体制内的人而言,家庭幸福稳定是加分项,是在晋升时的重要考核标准,而他其实一直不满母亲在家做家庭主妇,眼下找到一个和他同在体制内的伴侣,只觉得是强强联合,完全不想当时母亲会辞去工作是为了照顾他侧瘫的妈妈。另一方面,蒋正则远比蒋大佑想的要受欢迎,体制内,工作稳定,职位不算低,仍有晋升空间,虽然带着他这样一个半大不大的儿子,可毕竟是丧偶不是离异,让人觉得在感情上还是值得托付一些的。

*

成人世界自有其认定好与坏的标准,这一道理,蒋大佑在还未成年时便学会了。

总之,父亲比想象中无情,而这无情的男人偏很受上天的眷顾,新娶的妻子年轻才刚满三十岁,因为生育问题才离的婚,虽然做不到对继子视如己出,却也避免了再生育、一碗水如何端平等难题。

唯一迟迟走不出来的是蒋大佑,母亲离世之后,他无比的厌恶父亲,厌恶他的薄情,厌恶他实时向自己灌输的种种价值观:男孩要有男子气概,不要有那么多细腻的情感,并还强势的要把他打造成他炫耀的工具。

一段时间里,蒋大佑也确实是蒋正的骄傲。虽然蒋正时常说,男孩子,长再好看都没有用,但看着儿子十六岁便高出自己一节的身高以及清俊的面容,还有那总是排名前几的成绩单,还是忍不住的自豪加倍,也是在那样的时刻,他在提起蒋大佑的母亲时,会由衷的说上一句,“我得感谢她,给我生了一个这么样优秀的儿子。”而除此之外,有关那个具象的个体,还有她做的其它种种,则没有只字片语的提及。

蒋大佑很是不平,但在当时,年纪尚小的他并不能与之抗衡,于是只能从自己下手,父亲喜欢他什么,他便打破什么。他开始逃课,让成绩一落千丈,一回家便钻进厨房钻研厨艺,甚至还用零花钱搬回了一台缝纫机,学着从前母亲在世时裁制衣物,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差生,且还没有丝毫的男子气概。

应着蒋大佑的这些表现,父子俩的关系急转直下,蒋正也想过许多办法,想要让蒋大佑‘迷途知返’,但效果却很差,到了高中时,蒋大佑已完全让他骄傲不起来,而他为了守住面子,迫不得已任由蒋大佑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报考了北京服装学院。好歹是个本科,他如是安慰自己。

蒋大佑的叛逆,随性且剑走偏锋,但在这条‘歪路’上走着走着,他忽然生出了为母亲‘正名’的心,他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并获得该有的认可。

蒋大佑是另类的,但这份另类在陈蓦这里确实合拍,两人迅速确定了关系,关系升温极快,不多时又步入了婚姻殿堂。

*

结婚前,双方家长第一次见面,便叫陈蓦印象深刻。

不同于蒋大佑的形容,蒋正给给陈蓦的第一印象其实非常之好,他个子身材都是中等,长相也偏普通,但笑起来的样子和说话的声音,却叫人很有亲切感,唯一的不妥便在于,不能听他多说话,因为他太好为人师了,且跟陈蓦他们使用的不是一套语言系统。

陈蓦爸妈说,很高兴认识你,能有机会结成亲家是缘分。

蒋正回,是这样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啊,让两个孩子有机会跨越山海,结合在一起。

陈蓦爸妈又说,谢谢你把儿子培养的这么好。

蒋正回,并不是谦虚,但这孩子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以后你们也是他的长辈了,我们还要团结一致,互通有无,帮助他们年轻人更上一层楼。

饭桌上,难免喝两杯,蒋正则举着酒杯先做自我检讨,称作为一个国家干部,他从来是以身作则,拒绝烟酒,但能看到两个孩子结合,他实在高兴,就趁兴小酌一杯吧。

而到了婚礼之上,蒋大佑的表演则更精彩了,他准备了满满三页纸的讲稿,发表了一番‘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演讲,直听得台下陈蓦的一众亲友摇头连连,好些人甚至毫不避讳的发来信息,说:“你这公公,以后有你受的了。”

陈蓦的爸妈本就对蒋大佑不那么满意,遇到这样的亲家,脸上的阴霾愈发遮掩不住,礼成之后他们专门叫过蒋大佑,让他要以小家为重,

“不靠谱的原生家庭,提早做切割,没坏处。”

蒋大佑其实一早就跟蒋正做了切割,因为蒋正在大二开始便让他自学法学的各种课程,然后去考取研究生。无它,只因为法学在报考公务员时很吃香,招录部门和人数多。蒋大佑拒绝,随后便被切断了除学费以外的所有经济支持,后面两年,他是靠着自己打工还有就是姥姥姥爷的资助继续学业的。

但原生家庭的切割却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总之,婚后这几年,蒋正没少叨扰蒋大佑和陈蓦夫妻两,时不时的便跑来‘视察’并发表‘指导意见’,而这两年,他的指导重心在催生上,话术是要带领家人进步,积极响应国家二胎的号召,但蒋大佑知道,他是想要一个孙子。父权已经刻进了他的骨髓里,哪怕身上披再多层皮,也还是会露馅。

平心而论,陈蓦以为,蒋大佑已经很努力的在蒋正和他们的小家之间划出了缓冲地带,但家庭也许永远是最让人无力的部分,而蒋正这种离十恶不赦还差很远的家长则更让人无力,他压不垮你,但是能烦死你。

*

客厅里,蒋正是客人,却没有客随主便的自觉。

而针对他的突然到访,陈蓦父母虽然不悦,却因为已经知道女儿计划离婚的打算,不做表现。陈母其实非常不满陈蓦离婚,但更不想和这样的人做一辈子的亲家,只能说,人生总不完美,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一次次重复。

蒋正这次来,是因为连续三天做了同样的梦,梦里,那久未出现的已故前妻让他一定要多关心蒋大佑,说他正处在人生的关键岔路口,这次一定得做好选择。

重要的事说三遍,同一件事重复三遍则也变得重要,总之,蒋正本是无神论者,但在这样的巧合之下,不可避免的有了敬畏之心,挑了个不忙的周末便赶了过来。

他其实也知道,陈家一家,上到父母,下到儿媳还有外孙女,甚至于家中的保姆都不很待见他,不过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蒋大佑没有工作,等于是入赘到这家来得,他若表现得太好相处,儿子指不定会被怎么轻待。

蒋正时常想,他生的是儿子,操的却是做丈人的心,而更叫他苦涩的是,他的这份操心和苦心,蒋大佑始终不明白。

“最近生意还顺利吗?”

蒋正例行公务般的问,这是没有营养的问题,陈蓦的回答也很寡淡,“就那样吧。”

而蒋正总不会让话落到地上,“疫情之下,能维持原状就已不错了。总之,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看得到你们的困难,会和你们一起共克时艰。”

“哦。”陈蓦淡淡的回。

匆匆赶回来的蒋大佑刚好听到那番话,则立马拆台的问:“怎么个一起共克时艰法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