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这样,倒不如通过诸葛亮靠向刘备,尚能寻一线生机。
眼看曹豹软弱,诸葛亮急忙上前,双手搀扶他起身。眸子里泰然如是,然而说话的语气,却透出肯定与坚毅。
“將军,言过了。你的心意,亮早已知晓。既然將军实话,亮索性也对你挚诚相待。自从沛城我主与你相见,只恨彼此相识晚矣。若未来我主当真坐镇徐州,別的不说,愿与將军携手如是。”
“刘使君,当真这么说的?只是豹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却得恩主如此青睞?”
“哈哈哈哈。”
闻言,诸葛亮大笑。先扶曹豹起身,而后话锋徐徐,犹如春风拂面。
“將军与我主,本无仇怨。只奸人暗中挑拨,以致如此。我主纵得徐州,还需抚慰人心。士家豪门如此,亮亦当然。何况將军在徐州已然掌兵多年,军中人心根固。不与將军携手,尚需何人助耶?”
“哎呀!”
闻言,曹豹感动,心中自愧。当即紧握诸葛亮双手,不觉潸然泪下,一时间竟是情难自已。
“孔明先生,曹某糊涂啊。恩主於前,却不自知。此前竟与陶谦那虎狼之徒勾结谋算,却欲屡次迫害恩主之性命。如今悔之不及,有愧恩主厚望。”
“哎,將军这话错了。恩主为人,素来大度。更兼將军此前与他亦不曾彼此相识,有此错会,亦属人之常情。”
“多谢先生厚谊,多谢恩主不弃卑贱,心胸宽宏。”
曹豹即便起身,此时亦当著诸葛亮的面,连连拱手称谢。至此心意已决,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就此跳反归於刘备麾下。
有了曹豹的暗中相助,接下来很多事情,几乎水到渠成。
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曹豹目前的身份还不便透明。毕竟陶谦意欲加害,尚需有人从中蜗旋。相比於刘备麾下的其他诸將而言,本属於陶谦阵营的曹豹,无疑是最合適的人选。
“现诸事已定,曹豹臣服。徐州名义陶谦为主,实则真主,已归主公。然而陶恭祖此贼行事素来奸滑,主公宜静待其变,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所以军师意思是,待等陶谦先对我动手么?”
“正是。”面对刘备的询问,诸葛亮淡然含笑,手中羽扇依旧泰然轻摇:“唯有如此,方能坐正此贼害贤之名。进而一举拿下,由此徐州主公方可以仁义之名顺利取之,进而收入麾下、永绝后患。”
“原来如此。”
闻言,刘备连连点头。
诸葛亮的意思,他听懂了。纵然陶谦背地为鬼,但表面上还是道德贤主。此时不对他率先选择动手,不是自己实力不够,而是要为日后稳坐徐州贏得一面正义服眾般的旗帜。
唯有如此,徐州才能坐得安稳,不会遭人詬病。
“军师果然思虑长远,备长鞭莫及。如此,一切都听军师安排部署如是。只是那陶恭祖何时动手,我等尚未可知。若只徒待其变,唯恐届时应对不暇。”
“哈哈哈。”
闻言,诸葛亮大笑。
手中羽扇,瀟洒轻摆。似乎对此,却也早有料算。
“主公,儘管放心就是。主公唯恐应对不暇,殊不知那陶谦,已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此前市井传言,已然令他片刻难容主公。更兼曹豹前番所言,纵使那陶谦老贼话未说明,然亮已知他用心。”
说话间,诸葛亮放下羽扇,眸子肃穆透出凛然。
“不久后,主公即將与糜家联姻。若趁此大婚动手,难免遭人构陷。且届时宾客极多,也势必牵连到了糜家。陶谦投鼠忌器,必然不敢轻动。反倒亲事完毕后,防备懈怠,倒是他下手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