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陵王宫。
宋来前脚刚到,云钦便也到了。
此时的大臣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百官之首魏大人魏延为新王人选,一派拥护云钦。
宋来看
着拥护魏延的那帮臣子,站到了云钦身后,此一站便是表明了宋来的立场。
宋来手上掌握着燕国军权,他一表明态度,魏延那边的人即刻便站不住了。
甚至有的人,想重新站队来云钦这边。
魏延冷冷出声警告:“我魏延自来便是百官之首,行事可不若云公子那般如暖玉春阳,你们如何抉择可要想好了,我最讨厌的便是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这话便是在暗示,今日形势尚不明确,若云钦继位,按照他一惯温润的性子,也不会为难曾拥护过魏延的人。
但若让魏延继位,其心有异,今日拥护过云钦的人,他会一一除去。
云钦立于殿中,温声道:“诸位大人同是燕国人,当下乱世应当齐心协力,这般剑拔弩张是为何?”
冷剑祭出,宋来腰剑剑鞘一空,其中长剑已然被云钦拔走。
云钦手执长剑,长眸中映着剑身发出的森森凛光,战场之上的剑染尽人血,自有无尽杀气,他抬袖而动将剑尖指向魏延,嗓音淡然,茶眸疏凉,周身充斥着上位者的从容不迫。
“尊谁为王,需得看此人是否贤能仁义,魏延,你可贤仁?”——
作者有话说:ps:1、“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2、“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第63章
云钦自来皆是如轻风雨露,温润玉成,如今在这空寂的、象征王权的大殿之内,他一句漠然质问竟令魏延莫名胆颤。
大殿之外,冬日惊雷,更是极大的不祥之兆。
魏延看着宋来不免汗流浃背,想起往日撺掇宋来针对云钦,背地陷害云钦之种种回忆,更是惶然。
如今宋来归顺于云钦,必然事先便与云钦解开了二人之间长久以来的误会,那么罪魁祸首,自当在云钦心中明了。
大殿之门被骤然推开,无数暗卫涌入。
其衣之上,云家云纹显眼,是谁的手下已经相当明了。
领头的暗卫于大殿之内大声喊道:“魏延部下已尽数擒拿,谁若敢当乱臣贼子,皆祭剑奉天。”
情势明了,此刻大势所趋,自当顺势而为才是明智之举。
殿内局势瞬间扭转,除了魏延和暗卫,所有人皆跪在地上,高呼:“公子贤仁,望请继位,续燕国基业,济世安民。”
夜色沉诡,雪雷落响,殿外血色蔓延,血色蔓延如同一匹上好白锦之上以朱砂浸染,渲淬成画卷。
云府观雪阁之上,响彻云霄的惊雷之声吓了姜黛意和宋玉儿一大跳。
姜黛意和宋玉儿对视一眼,先后起身走到阁台之前,放眼而望。
燕临王城四方城门大开,城中涌入无数云家私兵与宋来麾下军卒,与另一股势力厮杀起来。
而云府之内的暗卫几乎倾巢而出去护住各户百姓,四方八面皆是一团乱象。
宋玉儿还未曾见过这般大的阵仗,但毕竟是将军之妹,也能稳住心神,她对姜黛意道:“看来,云公子对王位势在必得。”
姜黛意倒是不认为现下是夺位的好时机,“玉儿,你确定襄临王并无子嗣吗?”
宋玉儿确定道:“对,襄临王荒淫,早就无法生育,他不可能会有子嗣。”
云钦成为天下之主是大势所趋,也是民意,只是成为君王必定受身份限制,做起事情来很限制手脚。
他近些日子的态度都昭示他其实并不想上位,但是今日如此大动干戈,又的确是夺权之兆。
宋玉儿有些担忧道:“我哥哥的兵马有小半数调回了燕临,也不知边境那边,虔国不会不会趁虚而入,也不知边境的百姓和将士们,能不能顶得住?”
观今天下大势,魏国难成大事,燕国内忧外患,唯有虔国可坐山观虎斗,乘隙而入,获渔翁之利。
姜黛意眸如玄玉,光华流转,她轻声道:“自然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