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林涛点点头。
“你们三个从今天开始就是三车间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精密零件的加工和工艺设计。”
“涛哥,咱们厂是做收音机的,要这些精密零件干什么?”
王红林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插话道。
车间里其他几个老师傅也围了过来。
他们是从其他厂子挖来的机加工师傅,手艺嫻熟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收音机厂里搞这些东西。
“王师傅,您这手艺真不错。”
林涛走到一个正在调试车床的老师傅身边,看著他熟练的操作著各种手柄。
“林厂长,俺们干了二十多年机加工了。”
王师傅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额头的汗。
“不过说实话,俺也不明白,做收音机要这些工具机干啥。”
林涛环顾四周,车间里十几双眼睛都在看著他,等待著答案。
阳光从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在水泥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机油的味道和金属切削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工业特有的气味。
“各位师傅,各位同志。”
林涛走到车间中央,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迴荡。
“咱们厂现在做收音机確实赚钱,但不能只看眼前。”
他走到墙边的黑板前,拿起粉笔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方框代表收音机,旁边连著几个小圆圈。
“收音机里面有很多零件,现在咱们都是从外面採购的。”
林涛在小圆圈上写著“电阻”、“电容”、“变压器”等字样。
“如果咱们能自己生產一部分核心零件,成本就能降低,质量也能更好控制。”
李明华眼睛一亮,走到黑板前。
“林厂长,您是想建立垂直整合的生產体系?”
“垂直什么?”
王红林听得更糊涂了。
“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最终產品,儘可能都在自己厂里完成。”
张卫东解释道。
“这样可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產品竞爭力。”
车间里的师傅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虽然这些年轻人说的话有些深奥,但道理他们还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