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凤仪桥西头时,朱先安特意拐了个弯儿,去了一趟怀仁堂,藉口改善驱虫药方子,买了些硝石。
然后去看了李巡检给他准备好的铺面。
铺面也在凤仪桥头附近,和怀仁堂距离不过三五十米。
从鲜鱼巷的院子出发,到铺子步行也用不了五分钟。
很是方便。
这个铺子原本就属於李巡检的。
之前是个布行,是个两进的大院子。
只是之前他请的掌柜经营不善,铺子半死不活的。
虽亏不了多少钱,但也没赚到几个铜板。
於是李巡检乾脆做主给了朱先安,算是入了朱先安的生意一股。
说实话,现在的朱先安仍旧搞不懂李巡检的心思。
即使他已经知道了李巡检真正的身份。
在他看来,李巡检应该会和杨三財一样,贪得无厌地拿下至少两成,或者三成利益才是。
最不济,拿上一成也是正常的。
但他就是要了半成。
更让他留意的是,李巡检当初都没和自己爭著要更多的利益。
朱先安现在还记得,当时是李巡检主动开口说的,而且一口咬定就只要半成利。
李巡检同样承诺,除了铺子本身之外,前期铺子的装修和人手,他也一併安排好。
朱先安要做的,就是等铺子装好后,把握铺子的大方向。
李巡检明確告诉他,等铺子开张,铺子內大小事情由朱先安自己决定,他除了拿银子外,其余一概不管。
站在任何人的角度看,李巡检的这些行为,都大方得不可思议。
他是九品官,手下管著正式的衙役超过六十人,算上帮閒,二百人是绝对有的。
这还是忽略了他检校的身份。
这哪里是贪官啊,在九成九商人眼里,李巡检这种官员,都是青天大老爷了。
哪怕放在后世,都是商人眼里的青天大老爷。
朱先安自然不知道李巡检为何会表现得如此大方。
他其实还不懂李巡检这个人。
李巡检身后虽然有检校首领高见贤高大人,但他不是高大人的义子,而且他也不可能是。
因此,他无法做到和杨三財一样的肆无忌惮。
他有顾忌!
既顾忌圣上严苛的峻法,也顾忌朱先安背后的大家族。
他是龙江关的巡检,几乎每日都要和海外的那些豪商打交道。
而且,他还有个检校的身份。
接触和了解到的情报就更多了。
这一来二去的,他就知道了很多外人,乃至於其他地方的检校都不知道的秘密。
这些自海外来应天府做生意的人,口音古怪。